第3部分(第1/4 页)
�
第二章 奔腾大战(1)
就在联想的第10万台电脑走下生产线不久,联想电脑快车开到了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从春天计划到彩虹计划,从“双子星”到“巨蟹座”,杨元庆抓住了实现“让中国人用得起先进的国产电脑”愿望的机会,发动“万元奔腾”大战,成功实施了全民电脑计划,一举改变了国内计算机市场的格局。杨元庆和他领导的团队将联想电脑推向全国,也把联想集团推向了顶峰。34岁名扬全国的杨元庆被任命为公司的高级副总裁,被称为联想的少帅,也达到了个人事业的一座高峰。
联想快车开遍全国
“把联想电脑快车开到全国去”,这是1995年联想集团举行的一场大规模活动的口号。就在这一年的4月16日,联想集团的第10万台电脑走下了流水线。联想不失时机地利用商业领域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潮对这第10万台电脑进行了炒作。早在4月1日,联想就在《参考消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报刊和《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等专业报刊上为这第10万台电脑做宣传,名目是为这台电脑寻找去处,让全国人都说说这台电脑应该捐赠给谁。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记得当时联想打出的广告词:“用户是联想的上帝,联想向上帝请教,第10万台电脑去往何处。”最后的结果是将这台被认为是民族品牌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民族和爱国色彩的电脑,赠给被视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数学家陈景润。联想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收到了2万多人的推荐信,达到了意外的宣传效果。
紧接着,联想策划了更大规模的“联想电脑快车1995中国行”活动。这次活动的目的和为第10万台电脑寻找用户的目的一样,但是意义更为深远。不仅要宣传联想,同时也是普及电脑知识,让中国人知道电脑的价值。1995年5月12日,一辆“联想快车”开出联想公司,经过天安门,开进市政府大院,以市政府为起点,开始了电脑普及之旅。在三个月的时间里,联想快车跑遍了大江南北,在三百多个城市播下了联想电脑的种子,也就在这个时候,联想的蔚蓝色标志被成千上万个中国人所熟悉。
这个时候,杨元庆则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着他的联想之旅。他正在构建一张覆盖全国的联想销售网络。他派出的18位勇士开始在全国的主要城市扎下了根,在上海、武汉、西安设了办事处,让逐渐增多的代理商找到了家的感觉。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负责西部销售网络组建的陈绍鹏,他后来成为联想集团的新的中坚力量。陈绍鹏住在西部的一个军队招待所里,像当年杨元庆在中关村跑惠普绘图仪的代理一样,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行,寻找愿意代理联想电脑的商家。他从零做起,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将西南地区的联想电脑代理商发展到了10家,使联想电脑在西南部的销售增加了150%。比赢利更重要的是,联想开始在西部布下了棋子,为下一步对西部市场的占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就在这一年,联想微机事业部在大规模的精简人员之后,开始大规模的招聘,使联想员工达到了820人。这也是联想微机事业兴旺的一个表现。杨元庆看着自己的队伍迅速壮大,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经过一年多的商战洗礼,他已经变得相当自信。
这自信来自一年来的销售业绩,来自代理销售网络的成功建设,也来自对联想电脑的质量保证。根据柳传志的随机抽查提议,联想公司向国家技术监督局提出了质量检查申请。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检查人员坚持突击抽样的规则,在20天的时间里,在北京市场随机抽取了三组九台电脑按8类26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检查人员又从联想生产基地的库房里取走了43台电脑,对其中的三台进行了常规检测,对剩下的40台进行可靠性试验,这个试验持续了九天九夜。检查的最后结论是,联想电脑的各项指标都达到了优秀标准。联想主动申请检测的前提条件是以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名义公布检测结果,之所以敢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杨元庆对联想电脑质量有足够的信心,让国家技术监督局检测实际上是一次间接的广告宣传。
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1995年7月20日的市场报告显示,在个人电脑销售领域,前10名里的国产品牌只有联想一家,而联想排名第五,市场占有率为,这是杨元庆和他的团队努力的结果,是他的代理销售的第一批硕果。在一年前,联想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只有4%。排在联想之前的是康柏、AST、IBM和惠普。康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