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页)
刘知远欣然接受,大肆赏赐、提拔立功将士,将士们欢声雷动。就连御营中的赵弘殷,也因为认真值守,被提升为护圣都指挥使;他的儿子赵匡胤仪表堂堂、人物出众,本是区区都头,虽然没有立下战功,但大家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也被任命为侍卫亲军步军中的营指挥使。
而功过相抵的董遵诲等人只是领到了赏银,却没有得到丝毫提升。不过他的事迹已经在军中传开,大家都知道:有个来自随州的家伙,不仅天生神力,而且治军有方,所部军队愣是抵挡住十倍辽军的冲锋;他还为了替阵亡部下报仇,愣是放弃了陛下对他的嘉奖与册封,长驱百里斩杀辽军将领!
人在做天在看,虽然董遵诲没有得到提升,但却依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不时有人做东请他过帐一聚。在城下休整的这几日,董遵诲等人的酒量明显见长,尤其是负责迎来送往的张逸,酒量更是飙升!
刘知远一面在邺都整顿军马,努力消化杜重威的五万旧部;一面派出哨探极力打探周边军情。
十月十四日,刘知远得到消息,赵匡赞派遣使者前往后蜀投降,并请蜀国派兵从终南山方向接应。
十月十六日,后蜀国主孟昶派雄武军都押牙吴崇恽,带着枢密使王处回的亲笔信件,前往凤翔军游说侯益归附。侯益有所心动,这时吴崇恽又奉上大笔的金钱,侯益便许诺归降后蜀。
十月十七日,侯益令吴崇恽携带官兵名册、粮食等储藏账簿等信物,返回成都。而后,侯益联合赵匡赞一同上疏,请后蜀火速发兵接应。
十月二十日,后蜀国主孟昶任命山南西道节度使、兼中书令张虔钊为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为其副手,又任命宣徽使韩保贞为都虞候、监军,集结北征军五万宣誓出击。
张虔钊自散关率部出击,何重建率部从陇州出击,夹击凤翔。奉鸾肃卫都虞候李延珪率军两万,从子午谷出击,遥遥呼应赵匡赞。其余各路人马自成都出发,旌旗连绵数十里,声势极为浩大!
眼见着局势越发恶化,刘知远乃命令大军南下返回开封,准备西进征讨。董遵诲等人虽然没有加入御营,但也随着高行周的归德军旧部南下,到达开封。
这时邺都大胜的消息已经传开,就连回鹘部落也得知了消息,派出使者庆贺。不料使者却被党项部落袭击,所携带的财物损失大半。回鹘使者派人向刘知远哭诉,祈求皇帝为他讨回公道。
刘知远欣然答应,命令左卫大将军王景崇、将军齐藏珍等人,率领两千禁军,惩戒党项部落,迎接回鹘使者。当然迎接回鹘使者只是一个附带的任务,刘知远密令他们顺势经营关西地区,迅速到达西部地区,免得侯益过分扩张势力。董遵诲等人由于在邺都时出现不服从军纪的现象,也被刘知远下令参加此次出击,以将功赎罪。
不过王景崇率部还没有出击,晋昌军节度判官李恕已经携带赵匡赞的请罪奏章,来到了开封。
原来李恕常年担任赵延寿的幕僚,后来受赵延寿委派,前往赵匡赞麾下辅佐处理军政大事。赵匡赞向后蜀刚刚派出使者,就听说了刘知远的汉朝攻克邺都的消息,很是震惊。这时李恕向赵匡赞进谏道:
“大人,燕王(赵延寿)北入蛮荒,岂是心甘情愿?不过是迫于辽军的军威而已!如今大汉政府刚刚建立,兵精粮足,正在全力招揽安抚各地势力。就连割据邺都的杜重威,现在也被奉为楚国公,太傅兼中书令!您只要向汉朝承认以往的错误,回归中央,肯定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后蜀偏居一隅,您投靠他们,实在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正所谓‘马蹄那样小的水坑,容不下一尺长的鲤鱼(蹄涔不容尺鲤)!’如果您还不改变主意,一定会后悔无穷!”
赵匡赞耳根子很软,一下子就被李恕说服,连忙派他前往开封,请求皇帝批准自己前往开封朝见。于是王景崇暂缓出发,李恕也来到了开封皇宫,求见皇帝刘知远。
刘知远立即下令召见,一见面就毫不客气地向他责问道:“赵匡赞为何投靠蜀国?!”
李恕连忙解释道:“陛下,赵匡赞大人过去接受过辽国首领的任命,他的父亲有曾在辽国任职,有人说陛下将要追究曾任辽国伪职的官吏,所以一听说杜重威起兵作乱,我家大人也心里没底,害怕朝廷追究他,这才归附后蜀。他并没有任何异心,只不过想要保留性命而已。但最近我们听说杜重威被陛下赦免,知道陛下心胸开阔,有海纳百川的肚量,认为朝廷一定会考虑赵匡赞大人的实际情况,对他进行保全安抚。赵大人连忙派我前来觐见,希望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