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土家三哥正能量 > 第52部分

第52部分(第1/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家有邪神初长成大梦归离之我命由我不由天篮球梦之挥手之间我的番茄日常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师弟病弱幼崽?不,是世界天灾!世界第一天才神奇宝贝:神奥开始【后续】快穿:戏精大佬又去拯救男主啦快穿之攻略了男二怎么办韩队点名要你,刑警新星别想走挣脱绿空变身失落公主,我在新手村卖核弹海岛求生:我能召唤海贼人物获得枪神祝福的我,竟变成了女生全点悟性?当然要学遍天下武学火影:系统认错主角后我觉醒了!倾尽天下携手山河乒乓:师承张藏獒续写国乒荣耀欧希乐斯的日记

破坏的?”我暗骂满鸟鸟是猪脑壳,陈老都已经说是有神话色彩了,居然还听音不听意,这智商可真……

“那倒不是被人破坏的。据说这两匹石马完工不久,马臀上就莫名其妙出现了两个小孔……”“是不是陈大仙或是其他人故意搞的鬼呢?”满鸟鸟猜测道。陈老说:“他敢吗?要知道当时的覃城和墨氏夫人跟皇帝皇后差不多,谁敢忤逆犯上?由于当时土司王的特殊地位,杀人不请旨,墨氏夫人又受人爱戴,哪个敢做愿做这种事情呢?”

“你也莫追问了,”陈老笑着对满鸟鸟说,“听我仔细跟你‘摆’。看见下面的唐崖河了吗?这条河流有一个很独特的特点,河水自东向西流,最后汇入乌江和长江,有‘唐崖河水倒流三千八百里’的说法。河对岸当时就是一大片农田,种的是稻谷。有一年夏天,当地农民发现田里的稻谷连续几个晚上被么子东西吃掉一大片,于是派两个人天天躲在田间守卫,想搞清到底是么子东西吃掉稻谷的,然后再想对策。第一天晚上,两个人么子东西都看见,第二个晚上仍然如此,到第三天晚上,两个人眼着眼睛守了半夜,突然发现有两个模模糊糊灰白身影,当时搞不清情况,他们不敢冒然去追,只好拿起火枪照着白影打了两枪,那两个白影被吓着了,从河对面飞到了这边。第二天天亮之后,当地人才撵着血迹一路追踪,追来追去就追到这里,看见这匹公马身上还在滴血,再仔细一瞧,发现两匹马的右臀上都被枪打了一个小孔,也就是你们现在看见的这两个小孔了。”

这显然是个神话故事。不过像这样的故事在当地非常多,也不能怪当时的人迷信色彩浓厚。事实上,历史上很多事实都是依赖神话传说而存在的,就是科学日新用异的今天,有很多神秘的事情人类仍在苦苦求索,仍在用各种形式进行猜测分析。

既然是个神话故事,也就听听罢了。我心中倒是越来越觉得奇怪,这张飞庙建在缓坡的最下面,接近唐崖河,按常规思维,这种做法不太正常吧?还有,既然墨氏夫人授命雕刻两匹石马以彰显“君临天下”的气势,为什么不建在缓坡顶部或四座山的山顶呢?那样,气势不是更加宏伟吗?

“那棵树上的红布条是有人来求神许愿的吧?”寄爷问道。

“是的。据说很灵验,如果有个三病两痛来桓侯庙许个愿,回去就好了。——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的搞法,不值得提倡,所以如果有人来许愿,我就劝说他们还是去医院看病抓药,奈何总有人偷偷来,我也管不下来。”

“那墙上的碑文又是什么呢?”

“那个也是后来才找到安上去的,记的是一些人的名字,可能是当时的工匠吧。”陈老解释说,“雨停了,我带你们去看土司皇城保存最完好的石牌坊吧。”

离开亭子,我回头看着不成规模的桓侯庙和那两对石人石马,暗暗觉得这方寸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诡秘!

第五章 四十八座疑冢(1)

走了一段向上延伸的石板小路,陈老指着亭子周围说:“这个地方原来其实是一个看戏的地方,亭子前面就是戏台,当时的达官贵人就是坐在亭子那里,听戏看表演的。”我更疑惑了,看台怎么会搭在一座庙里?想想当年人声鼎沸的场景,我更感觉这个地方很荒谬怪诞。

陈老所说的石牌坊在公路上方,离桓侯庙大概一里地左右。我们踏着清一色平整的石板,很快就来到石牌坊前面。

由于石牌坊是另一个重点保护文物,所以由政府出资修了一堵围墙,并且用铁锁锁住了大门。石牌坊在一个高台之上,有几步青条石垒成的梯子延伸到大门。陈老指着石梯说:“这石梯子不多不少刚好四十八步。”我边上边数,果然如此。

陈老打开大门,一座古色古香的石牌坊便出现在我们面前。

经过陈老一番介绍,我们总算弄清了石牌坊的来历,怀着敬畏之心领略了古人匠心独具的雕刻艺术——

明熹宗天启元年,唐崖宣抚使覃城奉调征渝城,擒樊龙、樊虎;次年奉调征水西安邦彦;天启三年奉调征奢崇明、奢社辉,三次征战,战绩卓著,蒙钦差四川总督朱燮元提奏,升任都指挥使司佥事,皇帝赐令二道:敕大坊平西将军“帅府”二字;敕造牌坊一座,正、背二面上书“荆南雄镇”“楚蜀屏翰”八个大字。这个时期,唐崖土司最为昌盛繁荣。

牌坊以砂石建成,为仿木结构的一斗三升式檐面、筒瓦斗拱建筑。中高六点八米,边高五点八米。四柱列立,柱为四方体,边宽五十厘米,前后有二点五米的鼓型石护柱,左侧石护柱前立石狮一

目录
年少谁人不轻狂七零知青白月光作精美人穿成病弱真少爷开局一把镐,SSS级全靠挖缠斗作者:domoto1987妖孽怪谈系列 卷八北塞行 BY:狐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