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锦与绣(第1/2 页)
甘露川蚕丝坊里精心制作的绣线,到底有多好?
祁家家主这个自诩入行四十余年,用过天下所有材质绣线的大匠师,在看到托人花了重金,从甘露川购买来的丝制绣线时,都震惊得语无伦次。
紫、红、蓝、金、银、绿、黑。
居然从七种主色系中,各自衍生出了三十几个色号来。
纯天然,没有一丝印染的痕迹和染料刺鼻的气味。
颜色的深浅,与绣线的粗细有关。
线越粗,颜色越饱满,越鲜亮。
但,这里头最粗的绣线,都比江南的绣线要细上数倍!
最细的,肉眼只看能到一抹丝状的色。
据代购者介绍,
“这种桑蚕丝绣线异常结实,十几根最粗的线交缠起来,一般人都轻易扯不断。
用这种蚕丝织出来的丝绸,轻薄的就像纱,永不褪色,据织坊的匠人吹嘘,穿这种丝绸做的衣裳,十年都难被洗破!”
这是什么样的韧性?
闻所未闻!
“但在关西的市场上,根本没看到过甘露川丝绸呀?是价格太贵了吗?哪怕百两一匹素绸,我们绣楼都愿意求购的!”
祁家家主如是说。
如果真和代购人说的这般好,她都恨不得把所有银票,全换成这样的丝绸。
代购者无奈摇头:“七色野蚕太稀少了,抽出来的蚕丝,全都用来织云锦了。”
“云锦?难怪了!”
无论的祁家双面绣在商都有多受人追捧,在云锦面前都是弟弟。
为甚这样说呢。
历朝历代,除了皇族和那些个千年世家,即使是文官武将和豪商们,都是没有资格穿云锦的。
云锦,说白了就是一种身份象征。
从织造工艺上来讲,云锦是用经线和纬线,通过高超的技艺编出整片的图案。
图案与底色的丝绸融为一体。
比起在丝绸布帛上进行二次加工的刺绣来,图案工艺要繁琐、复杂得多。
且云锦在织造过程中,还要用到大量的金线、银线、铜线、孔雀羽线等。
可谓是,把金银都穿在了身上。
自古就有,寸金寸锦之说!
刺绣则不然。
它属于民间手工艺品。
四大刺绣,各有千秋。
双面绣,就是刺绣中难度最高的一种针法。
即便如此。
锦绣,锦绣,永远是锦在前,绣在后。
此时,祁家家主迎着光,端详着手里几乎感觉不到重量的绣线。
金色、银色、墨绿色!
这三个色,完全可以替代金丝、银丝和孔雀羽线。
阳光下,金光的绣线发出金闪闪的光影。
似乎还能看出里面稀碎的金沙!
银色也毫不逊色,甚至比新融的白银还要生辉。
用最细一号银色的丝线织成素帛,该有多适合做双面绣的底面?
至于那一把深深浅浅的绿,和刺绣打了一辈子交道,她都不知道,绿的层次能上三十个色!
祁家家主看完最后一缕,深吸一口气:“甘露川的云锦,能不能帮着买一匹?”
代购人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想买,有什么用?
左文康一开始就想着物以稀为贵,一定要把云锦的产量控制在一百匹之内。
实际操作下来,十架提花机,二十几个织工同时开干,一年都织不出三十匹来。
三分之一成为了广告商品,被送了出去。。
三分之二,刚出图就被买家预定了,基本就没有在市场上流通过。
普通人想用银子砸,都砸不来!
可偏偏越是难买,就越是想买。
祁家家主一时间为了云锦一事开始疯狂氪金。
终于在半个月后见识到了甘露川云锦的魅力。
那是在总兵府老夫人七十大寿的宴席上。
被一群武将夫人们簇拥着的老夫人,就穿了一件深紫色的云锦外袍。
外袍的款式用的是对襟设计,衣襟从胸前正中向两侧分开,以精致的盘扣固定。
深紫色是其主色调,在深紫色的底布上,织有金色的祥云、活灵活现的黑白仙鹤,仙气飘飘的绿衣仙女献寿桃等图案。
大片的金色与深紫的底色形成撞色,撞色过程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