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1/4 页)
“小伉,你是不是憋了一肚子的问题想要问我?”在帮主夫人带着阿秀出门口,龙行天对重新坐到沙发上的李伉笑着说。
“伯父,我确实有一些问题想要问您,还请您赐教。”李伉点头道。
“有问题就问,咱们马上都是一家人了,你娶了我的干女儿,又要和俊儿结义,忠义帮将来也有你的一份,有些事情也该让你知道了。”龙行天道。
“伯父,我和杜伯伯来到这里的时候,看到到忠义帮的军事力量远非兄弟盟和龙兴门可比,甚至不比刘老妖弱,可为什么忠义帮在双龙岛任由刘老妖联合龙兴门和兄弟盟欺负,甚至弄得岌岌可危,这是小侄我最大的疑问,不知伯父能不能为小侄我解惑?”李伉斟酌了一下语句问道。
“呵呵,就知道你小子要问这个问题,不过这个问题说来就话长了,小伉,你从华夏大陆过来,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头顶上的这几个字?”龙行天指着挂在他身后墙上的天下为公问李伉。
“这应该是伯父您临摹华夏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书法吧?”李伉问道。
“小子还算有见识,不错,这是我临摹孙先生的书法,要想解释你刚才的问题,恐怕还得从双龙岛的来历说起……”龙行天停了下来,陷入了沉思状态。
第067章 血与火的年代
龙行天抬头看了看墙上的“天下为公”,他从桌上拿起了一个雪茄烟盒,从中抽出一支,拿起火柴盒从里面抽出了一根火柴。
刺啦一声,火柴头和火柴盒上的红磷发生摩擦后,一朵橘红色火焰升腾而起。龙行天用手里的火柴点燃了手里的雪茄,却没有把手里的火柴扔掉。雪茄白色的烟雾和火柴上的橘红火焰交相辉映,把他的思绪带入了那个充满硝烟和战火的血与火的年代。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古今中外,无论那场战争除了将士们在战场上的正面对抗外,还是一场国家资源的战争。长达八年的抗战所需的巨量战争物资使本就千疮百孔的华夏国民经济难以维持,因此国民党华夏抗日物资大多就依赖国际支援,支撑华夏抗日战场的全部战备物资以及大后方经济供应的运输大通道——滇缅公路,给中华民族抗战最终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修建这条物资保障大通道,滇缅公路沿线约20万各族劳工被征集到公路上。由于严重缺乏施工机械,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双手来修筑一条世界最崎岖的长达上千公里的公路。各族劳工中的绝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因为云南的青壮年大都已开赴中原参加抗战。
1938年到1941年三年之间,勤劳坚韧的华夏人民征服了滇缅边境恶劣的自然环境,征服了各种肆虐的疾病,在付出了十几万人的代价后,这条物资保障大通道才得以建成,在抗战中期,日军连续切断了滇越铁路和香港的补给线以及苏联援华运输中断后,滇缅公路成了华夏国内对外联系的唯一的通道。
1941年,日军占领越南,滇越铁路被切断,同月,随着苏德战争爆发,苏联象征性的援华运输遂告中断,12月,香港陷落,香港通往内地的物质补给被切断,是月,侵泰日军前出泰缅边境,对缅甸虎视眈眈……
“七七”事变以来,华夏抗战后方所需各种战略和各种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须从西方进口。如果日军切断滇缅公路,断绝华夏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华夏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维持三个月,必将告罄。
1942年到1944年之间,为了保护滇缅公路这一国内战争物资运送的动脉畅通,华夏国民政府先后派出了30万装备精良的部队出兵缅甸与日军作战,在付出了近10万人代价后,全歼了缅甸日军,为华夏国内正面战场的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缅战之初,以中央嫡系三个军为主力,以国内最精锐之第二百师为先导入缅作战。
1942年3月19日晨,日军一个快速大队分乘二十辆缴获的汽车和摩托车,大摇大摆尾追到缅甸皮尤河南岸,日本人根本不把英缅军的残兵败将放在眼里,他们连通常的火力侦察都省略了,就一路打着枪肆无忌惮直奔皮尤河大桥。伏在北岸的第二百师先遣营副营长曹行宪少校从望远镜里看得清楚,他把敌人车队放进伏击圈,然后猛一挥手,随着一声巨响,事先安放的几百公斤炸药将皮尤河大桥掀上天,桥上的汽车和人群好像下饺子一样纷纷跌下河去,埋伏在河堤上的华夏军队把暴风骤雨般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