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大明铁都(第1/2 页)
在朱由榔的印象中,另一时空的香江岛以金融、港口贸易闻名于世,和制造业没什么太大关系。 这种固有思维限制了想象力,经过赵小乙提醒,他猛然想起香江岛并非生来就是金融之都,也曾有过辉煌的工业史。 一般来说,越靠近原料产地,越适合发展相应的制造业,因为当地拥有丰富原料,方便生产商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景德镇就是最典型的成功案例。因为靠近优质瓷土矿,所以该镇生产出的瓷器价格低廉、质量上乘,历经千年而不衰。 而香江岛附近贫瘠得可怜,除了山和大海,什么都没有。就是掘地三尺,也挖不出一斤矿石。 所以,大家都觉得留个万把灾民建设军事设施和码头,搞搞港口贸易就好,没有往就地发展工业的路子去想。 当朱由榔提出在香江岛大办工厂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不是个好主意,看起来像是为了解决就业而办厂,多少有点本末倒置的感觉。 “陛下明鉴,开铸铁厂首先要有铁,炼铁又需要大量矿石,”王国冲以冶炼专家的身份列席会议,侃侃而谈,“新安县没有铁矿石,什么矿石都没有,真是穷得叮当响啊!” “铁可以从安南运过来!” 赵小乙握紧拳头叫了起来,似乎对前矿业公司经理的观点很不以为然。 “一艘海船就能装十几万斤生、熟铁,运一次就能用很久。” 王国冲轻蔑笑道:“你以为安南的铁矿山很多?志灵城的铁价早就贵上天了,若不是滇南一直往下游运铁,哪里还撑得住。那些军火商生产火铳、刀剑都不够铁用,运来香江岛造铁犁、铁锅,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在香江造铁器可以解决灾民生计,怎能说是大才小用呢?” “那不如把下龙湾的木料运来香江岛造船算了,挖船坞需要的人手更多。” 王国冲说的时候,脸上充满了嘲讽的神色,一听就是故意举反例。 在他看来,铁器和造船木料一样,都是安南紧缺的物资。与其千里迢迢运来香江,不如在当地消化。用安南赚来的钱白养香江岛,也比运过来瞎折腾强。 赵小乙想了好久也无法反驳,气得胸口发闷,一时语塞。 朱由榔出来打圆场道:“船坞是肯定要挖的,来来往往的海船这么多,就算不造新船,也要修补旧船。突袭虎门时被轰烂的几艘船还没来得及修补呢,没有船坞怎么行。” 旁听良久的屈大均忽然发出不同观点,认为在香江岛开工厂应该没问题,至少开铸铁厂问题不大。 “陛下明鉴,其实广东不缺铁矿。佛山的铁器行数不胜数,广东缺什么也不会缺铁。” 朱由榔岂会不知佛山铁都的大名,正等着这个话:“哦?详细说来听听。” “是,陛下。” 屈大均曾数度游历全省,对广东各府县的风土人情了解颇深,立即将佛山的详细情况细细道来。 和景德镇刚好相反,佛山附近连一座铁矿山都没有,却是全国最大的铁器重镇。其生产的铁锚、铁犁、铁锅等铸铁制品不但供应全国,还远销日本、南洋等地。 就连葡萄牙、荷兰人也采购大量佛山铁器作为压舱物,运回西洋售卖。 卜加劳铸炮厂在设立时,只不过是葡萄牙设立的小炮厂,只能造铜炮。全赖佛山传播过去的铸铁经验,才让该厂掌握铁炮铸造技术,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铁炮厂。 “佛山的铁是哪里来的呢?” “广东各县运过去的,每年大概两、三千万斤吧,”屈大均掰着手指细数,“新会、阳江、揭阳、……罗定、清远,总计有二十九个县有铁矿山。每个县的产量都不大,加起来却很多。” 屈大均说到“两、三千万斤”的时候,大家都很振奋。但他细数的产地越多,大家越觉得不对劲。 冶炼生铁的地方这么分散,根本不可能用军队去一一占领。拿不到手的铁矿,就约等于没有。 而且景德镇能成为瓷都,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佛山没有任何铁矿山,却能成为铁都,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想明白了。 很多人将佛山的成功归功于运气,香江岛并不能复制。 “并不是靠运气,而是靠市场,靠有人买。” 朱由榔在广东全省地图上指指点点,指出佛山能成功的关键。 全广东的生铁几乎都可以用船运到佛山,而佛山身处人口稠密、商贸兴盛的广州府,无论铁器生产多少都可以卖光,所以铸铁业才会那么繁荣,养活了数万佛山人。 “如今我们封锁了珠江口,很快全国乃至日本、高丽和南洋的铁锅、铁农具就不够用了。香江当然要趁机取代佛山的位置,成为新的大明铁都。” “大……大明铁都?” 赵小乙本以为开几个大的铁器工厂就算了,没想到天子的目标竟然如此远大,惊讶得差点说不出话来。 “没错,大明的香江铁都。” 朱由榔指出,钢铁是绝佳的金属材料,无论是兵器、农具,还是各类生活用具,都需要大量生、熟铁。 之前苦于安南铁矿并不丰富,所以一直没能往这方面发展。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