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部分(第1/4 页)
然没有一人生还。
石达开率领残部浴血奋战,终于杀开一条血路,突然北漕山。然而不幸是前方又被四川骆秉章率部拦住去路,接连数次突围失利。最终被围困在寡妇坟一带。至此,清军已经形成四面包夹之势,太平军孤立无援,内无粮草。连树叶都吃光了,只能吃树皮、草根。石达开自知已无生路,为了保全这两万余部众的性命,同意向清军投降。
据萧然所知,历史上的石达开也是为了保全三军,才向清军投降,自投洗马姑敌营,最终为骆秉章所杀。而这一次是曾国藩亲自督师,一方面奕佩石达开骁勇,因而不曾将其杀害,派出大队人马,押送石达开进京。不幸的是石达开的妻妾以及儿子石定忠,全部被杀害。
石达开兵败,整个江南便去了头号大敌,剩下不过是区区一个天京,已经不足为虑。而四眼狗陈玉成及几路捻军,欲从河南窜入陕西,恰好被从恰克图回防的僧格林沁部迎面接着。许是在对俄国红毛鬼的战斗中打出了威风打出了自信,僧王这一次异常剽悍,将西进的长毛捻匪尽数击溃。陈玉成本人被一炮连盔透顶的打着,竟然连个全尸也没能留下。
遁入淮地地太平军残余,这时完全成了李鸿章手上的一笔笔功绩。先前沪上士绅为了自保,曾招募了西方雇佣军,成立了中外会防局,这些洋鬼子见惯了清廷的懦弱,见到李鸿章的淮军,颇为不屑。但李鸿章牢记恩师曾国藩的教诲,“以练兵
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认识到清军虽然火到底是用惯了冷兵器,在火器使用上很不得法,因此本着“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的想法,不惜屈尊亲自聘请洋鬼子来当教练,操练三军,大大提高了战斗力。淮军到沪未久,便“尽改(湘军)旧制,更仿夷军”,同时李鸿章还采用一系列招降纳叛,兼收并蓄地措施,扩充实力,不到半年内,淮军就迅速扩军至50个营头,约2人。
有了这样的一支部队,肃清淮地长毛残余,已成探囊取物。等到淮地太平军被剿杀,标识着江南战事,已经基本肃清。至于天京没打,那是留着这一份头功谁来拿的问题。左宗棠跟李鸿章两人,同曾国藩都是师生情谊,当然不敢居功,只待曾国藩大军从川南赶回。
且不说江南曾国藩部如何收复天京,单说石达开被俘,由曾国藩派出麾下“安字营”李同安部,共计四千余人,浩浩荡荡解往京城。之所以派出这么多的队伍,一来是为了夸功,二来是为了立威,三来却是提防着太平军残部,回来营救石达开。毕竟老石同志的那些个部下忒为生猛,并且与他生死相随,不能不防。
奕体差不多。其实平心而论,对于太平军,萧然原来还抱着些许幻想,但是随着时间渐渐推移,渐渐的就清楚这个所谓的天朝,其实早已走入了一个覆灭地定式。或者说,从当时的天京惨案,石达开率军出走,整个太平天国,就已经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
洪秀全的生与死,萧然可管不了那么多,但是石达开却不同,一来这是他心目中地偶像级人物,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二来他也是林清儿的舅舅,俗话说的好,娘舅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么着也不能眼看着这位英雄娘舅就这样慷慨赴义不是?
当下萧然仔细询问了那押解部队的情况,据流星飞报,押解石达开的队伍为了避开西部捻匪,取道山西,现在已经过了太原,正从鹿泉一线往北京进发。萧然拍了拍奕的白粉,作为奖励。奕石达开不会真的是萧然的什么世仇,这次来通风报信,也只是有意做个人情。至于萧然对他是杀是留,跟自己关系也不大,只随他去便了。因此接了白粉,美的屁颠屁颠的,连连称谢,告辞去了。
送走奕“你舅舅找到了,现在落在清兵的手里,正在押解京城的途中。”
说罢将事情经过简单说了一遍,林清儿闻言先是呆住了,半晌才“啊”了一声,眼泪便止不住的流了下来。这丫头在世上只剩下这么一个亲人,心里的感觉可想而知。萧然拉住她手,道:“清儿,现在不是哭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如何将舅舅他救出来。”
—
纳彦紫晴与林清儿最好,第一个拍案而起,道:“还想什么?我的右锋营现在就在城外,咱们这就率军杀将去,把舅舅劫走。那些个怂包清兵,还能挡得住我的右锋营不成?”
林清儿感激的看了一眼纳彦紫晴,然后又转头望着萧然,目露焦急神色。毕竟这样的大事,还得萧然来拿主意。萧然此刻却沉吟不语,在地上走来走去。宁馨最是性急,忍不住道:“死太监,你倒是说句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