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1/4 页)
聪明这个词显然是受到小聪明的连累,这才名誉受损的,因为在现实中,人们是普遍厌恶小聪明的。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另外的原因是从古到今很多聪明人都不同程度地耍小聪明,这是聪明声誉受损的主要原因。
李斯,荀子的学生,因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而位至宰相,他无疑是聪明的。这个聪明人有一个老鼠理论:人与老鼠相仿,是否有出息,这由他所处的环境决定。原来李斯年轻的时候当过小吏,上厕所时遭遇到正在吃屎的老鼠,那些老鼠看到他,惊慌得四散而逃,后来李斯又在郡属的大粮仓里见到老鼠,这儿的老鼠悠闲自在地吃着仓里的粟米,看到外面的人,却是一副待理不理的样子。李斯受此启发,老鼠理论就出笼了。
李斯的名言是:“垢莫大于卑贱,悲莫甚于穷困。”这话的意思是:人生最大的耻辱是地位卑贱,最大的悲哀是贫穷困苦。这话虽然没有孔夫子的“克己复礼”名气大,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李斯的话其实已经深入到了几乎每个人的骨髓之中,道德败坏不算大耻辱,说假话不算大耻辱,奴颜媚骨不算大耻辱,卑贱才是真正的,也是最大的耻辱。
按这个思维,李斯西入秦国以求富贵,他如愿以偿了,被秦王先拜为客卿,后用为丞相,大受尊崇。可不久秦王见到了韩非的书,渴慕不已,使手段将韩非弄到了秦国。李斯与韩非是同学,而韩非的学识高于李斯。李斯害怕韩非得宠会威胁到自己的富贵,于是就进谗言、使诡计,将老同学韩非害死。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为保长久富贵,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害死了刚毅勇武的始皇长子扶苏,篡改始皇遗诏,拥立昏庸无能的胡亥为帝,使秦王朝二世而亡。 。。
第一章 聪明人与老实人(3)
在历史上,类似李斯的聪明人车载斗量,多得不可胜数,他们以贫贱为耻,以富贵为荣,为了富贵可以不择手段,将各种聪明都用来追求富贵,为了富贵,可以说假话,可以害朋友,可以卑躬屈膝,可以颠倒黑白。而可悲的是,这些人正因为不择手段,所以他们往往就得到了富贵,而那些讲真话的老实人因为不愿意不择手段,所以大多败在他们手下,被他们所陷害或者排挤。只是这样时间长了,聪明一词也就变了味了。
变了味的聪明以追求个人的富贵为目的,以不择手段为特征,以损人利己为主要方向,在此基础上,穷竭智力,费尽心思,使出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段,以求从厕所的老鼠变成仓库的老鼠,在这种追求中,没有一点儿道德底线,内心深处也看不到有什么制约机制。当然话说回来,有了底线,不免就聪明得不彻底,有了内心深处的制约机制,就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各种聪明手段,就可能被无底线、无制约机制的人打垮。
吴起为了在鲁国当将军,就杀掉了妻子,因为妻子是齐国宗室的女子,而鲁国当时正要和齐国打仗,杀了妻子,才能取信于鲁君;汉武帝为了长保他们刘家的富贵,在钩戈夫人生的儿子被立为太子后,就将钩戈夫人赐死,汉武帝的聪明为后世“留子杀母”立下了范例。
唐代的苏味道,在武则天执政时期当宰相,为了长保富贵,他发明了一种聪明叫“模棱两可”,他自己解释这种聪明,说:“处事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摸棱(同棱)以持两端可矣。”这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能太清楚明白,那样容易被人抓住把柄,要模棱两可,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红楼梦》里,贾雨村为了求富贵,就走门子和贾府联宗,为了保官,就将打死了人的呆霸王薛蟠放走,弄个葫芦僧断葫芦的故事,连自己恩人的女儿也不救,任其被呆霸王抢走做奴仆。
这种种变了味的聪明在官场、商场以及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可以说人人耳熟能详,说它们是聪明,因为它们机巧奸诈,含有相当的智力,说它们变了味,是因为它们和传统的聪明的含义已经大不一样。
没有富贵就追求富贵,有了富贵就要保住富贵,在追求与保住的过程中,无数的“智慧”诞生了,这些“智慧”有的属于高一等的权谋,有的属于通俗易懂的聪明,权谋不是普通人能应用的,而聪明,在理论上是人人可学可用的。
不过很可惜,虽然聪明人人可学可用,老实人也对富贵充满了向往,但老实人学起聪明来很难。唐朝的诗人杜甫就是老实人,他对谋取富贵也有想法,“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可是杜甫颠沛流离了一辈子,并没能富贵,最后他才发现:“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杜甫看到了现象,却没发现聪明人与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