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第1/4 页)
“你们不知道那个好看啊?尤其是梦哥一身的黑色披风,戴着墨镜的样子。简直酷到爆。”
“抛开其中的烧脑和内涵,一部中国跨时代的科幻电影诞生了,未来《黑客帝国》还将会是经典的代名词,我实话实说。”
“决不能错过的电影。”
……
幸运的影迷们,叙说着激动的心情。而捞不着看首映式的,更是记得团团转。
想了想明天就能看了,忍住了,要不就开骂了。
此外……
除了美国中国外,其他国家的影迷。
他们郁闷了,一个中国影迷说好,他们还不在意,以为中国人喜欢自己国家的电影。
但是,从来很操蛋的美国人,竟然也说好,那就好奇了。
世界电影工厂都佩服的电影,那绝对就是好电影啊。
欧洲的一帮美国小弟们,眼馋了,都希望快点上映,先睹为快。
亚洲更不用说,除了中国外,其他的地方都要按耐不住骚动的心了。
但一个国家除外,冷门的沉默,沉默的很!
至于为啥?哈哈……
中国的影评人们,清一色的赞赏,著名影评人夏立言说道:——
《黑客帝国…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黑客帝国》中的“子弹时间”发生在母体这个虚拟世界里,在这样一个程序的世界里,任何东西都可以改变,包括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为人力所改变的自然定律。
因此,无论是尼奥躲避子弹,还是玻璃幕墙波浪式爆炸,都是虚拟世界中由机器模拟出来的自然定律给暂时破坏或修改的结果。
可见,“子弹时间”的运用,并非单纯是为了展现特效,实际上是和影片的故事的整体架构融为一体的。
如果剥离了虚拟世界中数字化的自然定律这一背景,而孤立地展现“子弹时间”,那就只剩下画面的视觉冲击,而割离了画面与情节的整体性。
由此可以说,单纯由特效创造的画面只能给人以视觉的冲击力,真正让人震撼的,是由情节设定带来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事实正是如此,也许刚看完《黑客帝国》的观众,心里的震撼还会停留在独具风格的画面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迷们探讨得更多的,一定是电影的故事及其意义。
《黑客帝国》故事的震撼之处在于彻底粉碎了人类“地球主宰”的形象,人类的未来不是被全面解放,而是被全面奴役!
而同时,人类整体被奴役的形式颇为独特:意识生活在机器编造的虚拟世界中,**则浸没在提供机器生物电能的孵化囊中。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这些本是人类目前正在拼命努力的高科技方向,《黑客帝国》的设想不啻给人类发热的“科技至上主义”当头一棒,震撼力正来源于此……”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八章 首日破五亿
2008年10月1号,星期三,早上八点。
“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追梦《电影新发现》的记者王兰,现在我们在长沙的一处电影院前,从我身后密密麻麻的人群可以看得出,国庆小长假,选择来电影院的影迷很多,我们采访一下……”
接着镜头一转,对准了一副巨大的海报,正是《黑客帝国》。这目的太明显,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老大的电影上映了。
“这位先生你好请问您是来看电影的吗?”记者问道。
问的这位路人一阵迷糊,心想我不来看电影我来干嘛?
“是的。”不过为了这次采访还是忍了。
“请问,国庆小长假,您选择看电影,而不是出去旅游,有什么好电影值得您的驻留吗?”问的相当带技巧。
这位路人甲有点傻眼了,心想,哪来的傻叉记者,尼玛看我排队的窗口看不出来吗?
“当然是《黑客帝国》!”
说完,这记者,也松了一口气,生怕问出别的,白采访了。
“您对这部电影了解吗?”记者。
“我说你消遣我呢?记者美女?”路人有点郁闷了。张口道:“不了解我能来看?再说了就算不了解又能咋样,就冲王梦这个名字我也要来。再说了,现在网上和媒体上把《黑客帝国》夸赞出花来了。我当然要先睹为快。”
“好的,感谢您的采访。”记者道。
目的达到了,记者也就不继续激这位貌似脾气不好的影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