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部分(第1/4 页)
“不智、不义……”卫鞅听得一笑。却是没有回答辩解。而王良见他不语。还以为卫鞅果然心中有鬼。便出言讥讽道:“世俗名利。江山美人。果真难以轻言放弃?”
卫鞅听得心头一震。眼前却是浮现出一个亮丽身影。一袭白衣、一剪娥眉。道不尽地万种风情。河西所处置地各项工作卷宗归宗成册记录在案。而后又将河西各地官署地事务细细安排。这一忙就是一月有余。当卫鞅刚将河西地事宜交接完毕。一道诏却是从蜀地成都发到了栎阳国府。正在处理治蜀事宜地国君无敌听闻卫鞅亲自来栎阳述职。便下诏让他和王良迅速赶往成都。
国君下诏召见,卫鞅自然不敢推迟,连轺车也不坐了,率两百亲卫和王良连夜策马疾驰成都。
当卫鞅赶至成都,无敌还未来得及说上几句勉励之言,卫鞅便道:“鞅奉召前来,一是向君上述职,二是向君上辞行。”
“辞行?”无敌听着一愣,看着卫鞅满脸的严肃好像根本就不是在说笑,当即便脸色严肃的问:“先生既是要辞行,定是事出有因,不知可否告知所为何事?”
卫鞅直言问道:“君上曾言,大秦之法将要废除肉刑。将人活活烹杀,不知是否算作肉刑?”
无敌闻言一怔,笑道:“敢问卫兄,卫兄所编著的秦国新法本公颁布了么。”
卫鞅答道:“不曾!”
当即无敌便问:“既然不曾将废除肉刑的新法颁布,本公以旧法烹刑处置奸佞,可曾碍了新法。”
新法没有颁布实施,谈何碍法,这一下便是卫鞅也无言以对了。无敌倒也没觉得卫鞅老是有事没事一惊一乍的搞出点花样来没事找事有点恶心人,反倒认为他这个人迂腐中带着点耿直,脑子虽然好使,但一些战国士人的陈旧观念还是淤积在胸中。
当下无敌便不以为意地笑道:“先生既解开心结,便可安心做事。本公新占蜀地,近日还将出兵一举拿下巴地和葭萌,这蜀地的田亩改制事宜还是要劳烦先生。”
卫鞅没想到自己气势汹汹的质问却是被无敌一句未颁新法。不碍法治为由给顶了回去,当下气愤道:“君上迟迟不颁新法,臣留秦何用?”
无敌见他满面怒容,知道他动了真怒,当即伸手一掀肩上大氅,踞案质问:“不知先生所拟大秦新法。共有多少条目?”
卫鞅也没气糊涂,反而问道:“君上不颁新法,与条目多少何干?”
卫鞅的心思机敏,无敌可是早有领教,当即笑道:“先生曾言,法治非人治,诛心非法治,本公敢问先生,这世间是先有罪还是先有法?是因法而论罪。还是因罪而制法?”
世间之事,向来是先有罪而后设法,若无人犯罪。设法何用?
而无敌这话的意思,卫鞅当然能听的明白,便问:“君上之意,究竟为何?”
无敌笑言:“本公观先生所制律法条目,满打满算不过二百三十七条,与我大秦而言,只怕远远不够!”
“远远不够?”卫鞅听了大惊,他所制定的秦律本是脱胎于李悝地《法经》,也分为六篇:《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又因为执掌河西田亩改制。便在《杂法》中增修了十余条关于田土改制的法令,使得这套法律达到了空前地二百三十七条,可现在无敌却是直言远远不够,如何叫他能够接受。
战国前期,魏国李悝进行改革变法,他著的《法经》在魏国实行。其中,作为治安法令的有四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
《盗法》、《贼法》分别对偷、盗这两种犯罪行为做出甄别,而《囚法》、《捕法》是讲如何惩治“盗贼”。《法经》的目地是要巩固封建统治。同时也反映了人民有强烈的反抗情绪,镇压人民反抗是《法经》的主要内容。
当然,卫鞅的法治思想也是将镇压“盗贼”、企图达到“山无盗贼”放在首位,其次便是对官吏贪墨、渎法、谋私方面进行细化。因此卫鞅所制定的律法则直接继承了李悝地《法经》,他以《法经》为蓝本,制定秦律六篇并且增加了告奸匿奸、私斗被刑、怠贫收孥等补助法。
但卫鞅所呈上来地《秦六律》当中,对镇压“盗”“贼”的法律条文十分之多,规定对“盗”、“贼”要“告奸”,不告则同罪。以二百三十七条法律来说。讲到“盗贼”地就有六十八条之多;而二十五条治狱案律里。涉及“盗”地六例,“贼”的一例。尤其是对于“盗贼”法律刑法严苛的让人难以置信。按照卫鞅制定地律法,偷盗的财物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