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第1/4 页)
按刘启的说法,是否帮石青躲过这一劫,刘群自己并没有主意;犹豫之中,他将冉遇密奏的内容以及冉闵决定将石青诳到邺城的打算,告诉了刘启,让自己的嫡亲叔父来决定,是否向石青报警。
刘启、刘复一家和新义军关联日深,恰逢动乱,无论是青、兖两州或是刘氏家族都需要新义军庇护,这时候,他自然不愿意石青倒下;得到密报后,刘启二话没说,直接召集刘征、祖凤、戴真、王猛等几位军帅府当家人商议对策。
王猛、祖凤一听,顿时急了。
王猛道:“当务之急是阻止石帅北上,善后事宜,等石帅回来再行商议不迟。”
祖凤赞同此议。
石青对冉闵的推崇,对大魏朝廷的卫护,王猛洞若观火,早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若是一般人将这个消息传过去,王猛担心石青未必肯信,他还担心石青执拗起来,会去邺城寻冉闵讨说法。
基于此,王猛先请祖凤派遣军帅府护卫快马飞奔枋头,阻拦石青北上;随后和大伙商量,请刘征留守军帅府,刘启、戴洛、祖凤一道西行,务必劝谏石青不要去邺城。
军帅府护卫从汲县向西奔获嘉,不防石青突然转道东北到了西枋城,双方因此在路上错过;王猛一行坐船虽然慢了半日,却恰好在淇河渡口遇上石青一行。
王猛的担忧有些多余,听刘启转诉罢冉遇密奏的内容,石青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到邺城去了。冉遇的手段极其高明,密奏的五条罪状并非纯属谣言,每一条都有事实铺垫佐证。他的高明之处在于,如果这些事实是一块无意义的顽铁,通过引导和描述,这块顽铁成了钢刀的雏形,而且是极为犀利、极度危险的钢刀;让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轻视。
不仅是冉闵,换作任何一个君主都不可能置这种威胁与不顾!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是这时候最为有效的手段。
“回去吧…我们回泰山去,好好过我们自己的日子。”
颓丧之中,石青觉得左手忽然一暖,被一只柔柔的小手紧紧握住,祖凤温柔的话语如春风一样拂过耳际。
“嗯。好…我们回去过自己的日子。”
话音出口,石青才发觉不知何时,自己的嗓子已经嘶哑了,以至于声音低的仿如蚊蝇,他歉意地瞅瞅祖凤,竭力让自己露出笑脸。只是他从祖凤的眸子里隐隐瞧见,自己的笑容似乎比哭还难看。
自失一笑,石青清了清嗓子,环顾四周诸人,叹道:“回去吧,不到邺城去…”说到这里,他眼神蓦地一跳,感觉座中有一人看起来极为扎眼。那人也知道自己处境的尴尬,正局促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神躲躲闪闪。
石青蹙起眉头,目光为难地落到魏统身上。
既然新义军要和冉闵分道扬镳,魏统不是新义军之人,原该转回邺城或者转到司州就任刺史,只是…他在此听了新义军诸多隐秘,特别是刘群告密之事,这可是万万不能泄漏的内情也被他听到了,这可如何是好?难道要杀人灭口?
石青不由得暗自嗔怪王猛,怎地这么不识轻重,把魏统也邀请上了船。
王猛似乎知晓石青心思,不等石青责备,他抢先开口问魏统道:“魏将军。石帅打算乘船返回青、兖。将军可要下船么?”
石青一下听出,王猛之言一语双关。
原来景略打的是这个主意,他故意将魏统置于嫌疑之地,逼魏统表态去留,此外他大概还担心我会白白放走五千精骑,强逼我去吞并这部人马。
转念之间,石青已经猜出王猛邀请魏统上船的目的。
魏统是李农提拨起来的,冉闵将他从徐州调回,还杀了李农,只怕他已对冉闵生出间隙,若不然日后也不会投降大晋了。既然他不能为冉闵所用,将其收入新义军麾下也好。
石青拿定主意,目光旋即变得温和起来,殷殷看向魏统,道:“魏统大哥。小弟被奸人陷害,不得不回转青兖避祸。大哥你…”
石青没有继续说下去。他认为魏统并非愚笨之人,眼下情势非常明显,魏统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他只要敢选择下船,不等下船便会被乱刀砍死。
“石帅。”
王猛问话魏统可以沉默以对,石青问话他却不能不答。魏统站起身,向石青一揖,道:“统自徐州回防之时,曾接到朝廷诏令,命魏统率部归入石帅麾下,协助新义军作战。前几日,朝廷又有新的诏令下达,任命魏统为司州刺史,不过就任之前,诏令魏统在石帅节制下前往邺城。故此,未有新的诏令前,魏统仍需惟石帅将令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