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页)
多是从西北方面刮来的寒风而造成的。
而这个蒙古包门楣上共有六十根椽子,所有椽子之间形成的角度加在一起正好为一圈,内部中央为饮食和取暖的炉灶已经撤掉了,二人脱下鞋子踩在松软的地毯上,说不出的舒服。
钟道临眼睛适应了蒙古包中的光线,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穿深红色拖地僧袍,白眉低垂的青年喇嘛高坐在正中大背椅的黄绸坐垫上,脸上一片古井不波的宁静,持转轮法器的左手微微转荡,说不出的宁和,旁边肃然坐着阔木台等几个部落重要的萨满和长老,都庄严闭目养神,连呼吸都是轻轻的。
这么一个年轻的喇嘛却受到如此尊敬,让刚一进门的钟道临微微有些惊讶。
听到了开门的动静,阔木台首先睁眼看到了二人,微微一笑,摆了个噤声的手势,要钟道临二人悄悄的过去,正在这时候,喇嘛的眉头向上一挑,微闭的眸子突然打开,一抹精光超钟道临陡然射去。
钟道临刚一进门就觉得这喇嘛不简单,几乎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若有若无的力场,等到喇嘛一睁眼,精神磁场突然变化,受到气机感应,钟道临双目精芒电闪,和喇嘛的目光就好像四颗劲箭在空中急速碰撞开来,喇嘛看到了钟道临额头因运功而隐现的旋转金黄星图,浑身剧震,忽然从背椅上站立而起,大踏步的朝钟道临走来。
蒙古包内的众人,包括阔木台和丽珠琪玛都惊呆了,不知道为什么德高望重的桑叶大师为何如此模样,可接下来的事儿差点把众人吓昏过去,只见桑叶一甩袍袖,“噗!”的一声跪倒地上,两手掌朝下,五体投地的朝钟道临拜了下去,恭敬道:“东密护法,阿旺罗桑嘉措泽成荻司。桑叶拜见大日尊者!”
说罢又是重新拜倒,深深施礼。
蒙古包里的人已经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享誉大草原的桑叶喇嘛竟然对一个青年施这样的大礼,所有人赶忙随着桑叶喇嘛朝钟道临拜倒,虔诚的施礼。
钟道临坦然受了桑叶一礼,等看到蒙古包内的众人都要拜倒,赶忙大声制止道:“别这样,都起来,快,都起来!”
尽管钟道临这样说,包括阔木台硬拉着的丽珠琪玛,还是深深的朝钟道临拜倒,连头都没人抬起来。
注1:宋代一尺约合现代0。3072米,一宋斤约合1。2市斤,即通常所说的一斤十二两,元朝中前期因受制于蒙古民族的文明局限性,一直沿用宋朝标尺,直到公元一三七零年改回回司天监为钦天监,元朝表尺的一尺才改为约合0。308米,因为民间仍沿用宋表尺,文中计数单位皆按宋朝度量衡,后文不再累叙。
第十卷(大漠妖踪)第五章摘花伤人
钟道临一看这场面,心道糟糕,当初在魔界的时候,关伊就曾告诉过他一旦继承《炼妖秘录》内的功法,等于就跟藏传佛教与天竺的婆罗门诸派扯上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如果能够融会贯通《炼妖秘录》内所载的功法,额现河洛星图,立即成为东密藏密之共主,密宗礼法甚严,达者为师,其地位尊崇,甚比活佛。
藏传佛教乃至于中土佛教与婆罗门,甚至是《无道经》,其实都与钟道临所修炼的《炼妖秘录》魔功有着不清不楚的关系,像是“星幻之术”在大藏经的表述极为金刚胎藏曼陀罗,代表世界之实相,围绕大日如来的虚于实,存于不存。
这些功法典籍都是盘古自我兵解后,幻化的万物生灵本身就含有最原始的记忆烙印,随着由法器化成的三皇或用意念或用文字将盘古来到这个大球之前的这段神秘经验加以阐述,都是被后人称之为《混沌阴阳录》的人界第一旷世玄典演化而来。
《无道经》也好,九黎族人修炼的《炼妖秘录》跟神农部族宝典《阿索拉天照》也罢,其实同为正道无上宝典,一分为八的《混沌阴阳录》造就了数以百计的宗门教派,在胜者为王败者贼的幌子下,失败的一方被归为妖魔,胜利者则成了道佛。
其实哪有妖魔跟道佛之分,只有代表着不同信仰的信徒之间的弱肉强食。
钟道临之所以孤身踏上寻找神鼎的道路,更重要动机,正是基于对纷乱复杂宗教之间的不理解,而非其它。
悟破星幻之术的钟道临只不过是更加接近了一步道极生魔,魔极则佛的终点,而额头的星图,早在十三年前初入魔界就已经呈现,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他对于佛道双极实为一点的理解,还停留在浑浑噩噩的门派之分罢了。
受了桑叶喇嘛一拜他并不觉得不好意思,桑叶拜的是大日如来,是虔诚的信仰,并非钟道临他这个执功的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