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1/4 页)
像是这十年间都没喝过像样的茶水一样。
他终于还是握住了那原封未动的紫砂小杯——
他终于还是难以自制地饮尽了那杯空待了一夜的茶。
凉了的茶水,顺着他的喉咙滑至空落落的腹中,有些冷冽的难受,但是,那似曾相识的味道却奇异地让他舒了口气。
至少,不是什么毒药。至少,不是什么刀剑相向。
‘笑话,他若想要杀你,什么时候不行?’心底处,那个声音竟越来越清晰了,‘你以为他真的想不明白东方不败早就不仅仅是东方柏了?’
那声音似乎抓住了他心头坚冰的裂隙,一点点地咬碎那裂隙上的冰碴,让那道口子“嘎吱嘎吱”地裂得更开。
‘愚蠢。’那个声音说着,又一次狠狠撞上了那层坚冰,让他的整颗心都动摇了。
“会在那个坠子上留字给我的人,只有他。”他抚住胸口,一字一顿道,“也只有他,还有朝廷的人,才会有那种叫火铳的东西。”
心头蓦然一空。
那一直执拗的声音,竟忽而萎靡地消没了下去。
——是了,东方不败的软弱,是因为他那见不得失败的高傲。而东方柏的软弱,向来只因为那个人……
他冷冷地牵了牵嘴角,抚平了被他攥得发皱的衣襟,一砖一瓦地重新筑起他心上那堵裂痕无数的高墙。
晨风拂过石桌,拨动着那一卷放在桌边的“机关总谱”,让它绕着轴心一寸一尺地展开。
随着那一长卷宣纸的展开,一页纸笺忽然从中落下。
他轻轻拂袖,那张纸便顺着空气的流动,落在了他的手中……
——那纸片有些皱,比他想象中略重一点。滑腻腻的,像是一封浸过蜡的特殊的信笺……
——————————————————————
从黄昏到天明,是整整五个时辰。
昼夜相接之际,即是金水桥南钟鼓乐起、一日早朝之始。
太和殿上,一位工部的官员正战战栗栗地念着奏折。
也不知是因为皇上今天格外挑剔,还是因为首辅大人今日格外沉默——大殿之内,上到参与朝会的每一个官员,下到执扇而立的宫人,都多少有些忐忑。那个工部的官员,更是抖着身子,把那一封好好的奏折念得磕磕巴巴,叫人听了心烦。
朱祐樘趁着众朝臣都低着头,不爽地在龙椅上扭了一扭,小心地偷看了太傅一眼。
昨日,他跟太傅坦白、把太傅气得又动了旧疾之后,太傅还没责骂过他一句,也没说什么告老还乡之类的话,反而是无比正常地来参加了朝议,仿佛昨日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似的。
就是这样,才让他比较头痛。
为了不去想自己十年前的罪过,他只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朝议上来,竭力表现出一个好皇帝应有的模样——便是那最寻常不过的奏请,他也要挑出三五个毛病,然后问一句“太傅觉得如何?”或者“太傅以为呢?”,以此来打破太傅的沉默。
然而,每次回应他的,就是一句不带任何感情的“皇上所言甚是”。
与太傅平日里给人的和煦如春风的感觉不同,今日太傅说话行事,明明带了一碴子料峭冰寒……
他忽然有些羡慕百官——他们站在下面、站在太傅的身后,就可以不用看到太傅脸上暗含怒气的沉凝……
然而,对百官来说,与首辅相处共事的时间明显长于面见这位皇帝的时间,皇上龙颜不悦挑剔万分,大家只当是天家寻常——可是首辅这般淡漠模样,这般万事随便的态度,却是极为反常的……立马便有人的脑筋动到了这一君一臣两师徒的关系上,怀疑皇上是不是开始觉着首辅已经功高震主了,揣测首辅是不是又起了辞官退隐之念……
这样一来,皇上猜着太傅的心思,百官揣测着皇上和首辅的心思,一旁侍立的宫人们想着何时朝议能够结束好去休息——这朝议也就渐渐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起来。
而皇上在得到第一十九句“皇上所言甚是”之后,终于失去了耐心,冲着一边的司礼太监使了个眼色,速速完结了这一场朝会。
待圣驾退后,李阁老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悄悄凑到冷着一张脸的首辅大人身边,好奇地问道:“乔大人,可是有什么事儿不顺心么?与皇上有关?可依老夫看来,皇上这次回宫,可是比以前长进了太多啊!”
“的确是‘长进’了。”乔易轻嗤了一声,摇头道,“有劳阁老费心。眼下吏治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