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页)
是,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集体,能人太多了反倒容易出事,最后袁氏兄弟的结局可以有力地证明这一点。
哼,就不信我们几个爷们整不了你曹操!袁绍把儿子都搬出来了,已经是威胁了。
面对威胁,曹操保持沉默。袁绍以为他是害怕了,但是曹操却是在想:袁绍将会成为又一个董卓,务必除掉此人。如此隐秘的想法,怎能说出来呢?
如果袁绍真的将另立新帝的阴谋实现了,曹操真的有勇气撕破脸皮地阻挠,袁绍有冀州牧韩馥做后盾,有兵力,有地盘,曹操却是寄人檐下。撕破脸皮后,袁绍会放过曹操吗?
一个人的表态化解了曹操的生存危机,曹操确定的新帝人选是幽州收刘虞。刘虞是光武帝的六世孙,出身正统,德高望重,深孚众望,是新帝的最合适人选。
刘虞说;“天下分崩离析,天子蒙难,我等深受重恩,不思雪耻,反而行叛逆之事,于情于理何堪!”刘虞又放出狠话,如果非逼他做皇帝,他就出走到南匈奴那里去。
袁绍没辙了,曹操也没必要立即与袁绍撕破脸皮了。曹操安全了。
其实,袁绍这时也没心情理睬曹操,因为他的同父异母兄弟袁术,已经成了他最大的敌人。相比如日中天的袁术,曹操你算个屁啊!嗯,就先留着曹操这个小个子吧,反正他活着,站着和躺下,都占不了多少地儿。
二 吾当谁与戮力乎
袁绍盘算着另立新帝时,孙坚却前进前进前进进,猛攻洛阳,在191年二月,由洛阳南门之一的宣阳门攻入城中。
洛阳,大汉王朝的帝都,从189年八月到191年二月,被一个变态的杀人狂和权力狂霸占,长达十八个月。在这十八个月里,天下人莫不以讨伐董卓的英雄而自居,但莫不是在趁火打劫以自肥。慷慨赴国难,义勇无所辞,敢于用生命践行诺言的,又有几人?曹操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一雪国耻,将董卓势力完全赶出洛阳的,恰是那方招摇的红头巾。
洛阳,我来了!
战场上,死亡之神一次次扑来时,孙坚没有流泪;战胜了,站在光复的城池里,孙坚流泪了。这座曾经最繁华的都城,而今不见一点儿人烟,成了一座坟墓,埋葬着被董卓残杀的无数臣民,也埋葬着一个王朝的耻辱。
孙坚下令打扫宫殿、太庙,填平董卓军队盗挖的皇陵。他的勤王之举,获得了回报,士兵们在洛阳东南的甄官井里,发现了传国玉玺。洛阳之乱,宦官们挟持天子出逃,混乱之中,掌管玉玺的小宦官把传国玉玺扔井里去了。拿着这块帝王才能拥有的玉玺,孙坚踌躇了:天子远在长安,玉玺交给谁呢?最后,孙坚把玉玺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吴夫人。
袁术知道了,找到吴夫人,说:“孙坚本是我的部下,他缴获的东西理应属于我。只有我,才能配得上玉玺!”吴夫人怎么舍得把如此珍贵的生日礼物拿出来,就摇摇头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哪里见过什么玉玺啊!”袁绍一摆手,吴夫人就被关押了起来。吴夫人可不想为一块石头丢了性命,就说:“我倒是见过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八个字,不知是不是什么玉玺。”袁术听,眼睛发亮,问:“那八个字是不是‘受命子天,既寿永昌’?”吴夫人作出苦思的样子,好大一会儿才说:“也许是吧,不过,也许不是,拿来看看就知道了。”拿来一看,怎能不是玉玺呢?玉玺上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天下皆知,吴夫人却说不知道,托词而已。
这件事情传开去,袁绍睡不着了。袁绍从小就烦袁术,庶生与嫡生,本来就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袁绍谋立刘虞时,最先表态、最强烈表示反对的,不是曹操,而是袁术。曹操反对,是为天下;袁术反对,是为自己。他们兄弟俩都唯恐对方占了上风。
袁绍不能容忍袁术蓬勃发展下去,他表奏周昂为豫州刺史。这样一来,豫州同时有了三位刺史:朝廷牌的孔伷,袁术牌的孙坚,袁绍牌的周昂。
袁绍认为自己不愧是天下最最有谋略的人。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不仅给袁术添堵,而且砍掉了曹操一半实力。周昂是曹操从扬州带来的,他手下的丹杨精兵是曹操主力,而且他此时还是曹操的军师。任命一个豫州刺史,打压两个人,一箭双雕,袁绍很崇拜自己。
袁绍牌豫州刺史周昂攻占阳城,威胁袁术大本营鲁阳。袁术手里唯一的一道牌就是孙坚,他急忙下令让自己的豫州刺史孙坚回师。孙坚本想追杀董卓残军,但此刻他只能撤兵。
孙坚慨然长叹,潸然泪下,“大家为救国家,同举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