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俏�思湍钏��! �1888年卜舫济继任圣约翰书院的院长,逐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除中文课外,其他课程一律开始使用英文教材,学生课内课外须讲英语。所以圣约翰书院的英文水平在当时中国的大学中首屈一指。 卜舫济任院长后,着手把圣约翰书院升格为大学。1890年书院增设了大学课程,仅有大学生两名;1895年有大学生6名。1896年1月卜舫济写信给圣公会差会部,建议在圣约翰书院增设大学部,开设文理、医学和神学三科;文理科学制3年,医科收医预科毕业生,学制4年,神学科收文理科毕业生,学制3年。圣公会差会部批准了卜舫济的建议。 1899年,圣约翰书院共有大学生27名,全部为男生。其中教徒学生和非教徒学生的比例为1比3,非教徒学生多为富家子弟,要缴学费120圆墨银,教徒学生可享受减免费待遇。 进入20世纪,上海作为工商都市对西方教育的需求持续上升,远远超过了圣约翰大学的供应能力。1900年圣约翰只能接受1/3的入学申请者,1904年学生187人,大部分来自商人家庭;基督徒57名,其中4人在大学部学习。1905年美国哥伦比亚特区颁发给圣约翰学院授予学位的许可证,从这一年起正式改名为圣约翰大学。校长仍为卜舫济。 1906年圣约翰大学设置文、理、医、神4个学院。1907年圣约翰大学首批毕业生6名,其中4人获文学士学位。有人认为: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在中国本土获得现代意义上的学士学位。(陈注:1899年,北洋大学堂有了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参看本书第三章。) 由于圣约翰大学在美国注册,该校获得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很容易进入美国大学深造。耶鲁大学不要求考试就可接收圣约翰的学生攻读研究生,哈佛、哥伦比亚、康乃尔、芝加哥、宾州等大学也愿意接收圣约翰的学生进入他们学校读本科高年级。1907年至1908年,有30多名圣约翰的毕业生在美国留学,10多名在英国留学。 后来圣约翰大学又设工学院,并附设研究院和附属高中。到1913年时,全校学生人数达到500人,其中1/4的学生在大学部学习。教师人数也增加到40名。1918年圣约翰大学把中学部分出去,成为独立的教会大学。1920年学生达到250多人。 三所国立大学堂的创办 清末我国诞生了三所正规的国立大学:(1)北洋大学堂1895年创办,大学部(工科、法科)同年设立,后来改称天津大学;(2)上海南洋公学1896年创办,上院(即本科大学)到1909年粗具规模,即交通大学的前身;(3)京师大学堂1898年创办,分科大学1910年正式招生,民国后更名北京大学。 过去认为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的大学,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天津北洋大学堂、上海南洋公学都比它早,而且比它更接近现代化。三所大学堂都创办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是维新运动的组成部分之一。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文中痛心疾首地指出:“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引自《饮冰室合集·专集》第一册,卷一。)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了学制改革的步伐。沿海通商口岸天津和上海两地首先行动起来。半年后,主管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奏准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成立于1895年11月,初名“北洋西学学堂”,英文名称为Tientsin University,即“天津大学”。学堂仿照西方学制,分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与二等学堂(大学预科),采用了美国耶鲁、哈佛大学的模式。这是中国最早的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成立三年。 盛宣怀(1844—1916)生于江苏武进,他属于我国第一代实业家。6岁入私塾,23岁考中秀才,次年襄办陕西甘肃后路梁台。1870年他26岁时,成为洋务派大臣李鸿章的幕僚,颇受器重。但是他三次乡试都没有考上举人,于是对科举功名绝望,全心投入洋务。1873年以后历任轮船招商局会办、上海电报局总办、华盛纺织总厂督办等。盛宣怀经营实业多年,每当看到各项实业的兴办、新政的实施,甚至外交、海关等要害部门,都要聘用外人经管洋务,他总是于心不安。盛宣怀深感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科技人才的匮乏,认识到“兴学树人,为当务之急”,于是致力于创办新式教育。西学学堂(后来正式改名为北洋大学堂)的诞生,是中国人自行创办高等教育的开始。
清末四所大学的状况(3)
北洋大学堂的学习条件 北洋大学堂创办后,学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