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洞庭风波涌,屋中杀气藏(第1/2 页)
李原心中一动。
果然是‘天大圣’这个家伙没错。
钟相名气不算大,比起四大寇来说,知道的人少多了。
但那是因为流传甚广的水浒传只写了四大寇,实则钟相在南宋初掀起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造成的影响极大,最后还是靠岳飞平定的。
大赵是架空版的宋朝,虽然部分人物生卒年混乱,但部分历史脉络还是有迹可循的。
这钟相已经开始秘密结社,宣扬他那一套均贫富、等贵贱理论,显然不是什么顺民。
不过这关李原什么事?
大赵江山已经烂透了,天下大乱只是迟早的事,就连李原自己都还想在上面咬一口呢!
所以不差他一个洞庭反贼,顶多四大寇变成五大寇!
李原根本懒的问,点头道:“这好办,我写封信给外祖父,请他老人家给你调解一下。”
钟子仪大喜过望,忍不住连连敬酒,笑道:“李公子急公好义,在下是真的服了。”
李原微笑不语,坦然领受了这份恩情。
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很简单,白时中作为当朝副相,位高权重,只需随便表个态,就能搞定了。
至于以后钟相反了怎么办?
那得是多少年之后的事了,就算有人提出来,白时中顶多落一个失察的过错,根本无伤大雅。
反正短时间之内,钟相不可能造反,既没有那个实力,也没有那个胆子,否则就不会派人进京找门路了。
显然他现在不想引人注目,所以尽可能的避免和官府冲突。
如今大赵虽然昏君奸臣当道,百姓民不聊生,但明面上仍然是繁花似锦,一派盛世太平景象。
大赵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人阶级非常拥护赵家人。
而道门则是大赵国教,皇帝亲自担任教主,天下道士尽为所用。
有儒、道这两大势力的支持,赵家的龙庭目前稳如泰山。
佛门又非常佛系,被打压的这么狠,也没谁出来和官府对抗,根本没有造反的心思。
如果没有外来力量的冲击,内部反贼有多少灭多少。
更何况大赵皇室本身,还有一尊定海神针。
那位百多年前据说弑兄夺位的高粱河车神,至今还活的好好的,只是不知在什么地方闭关修炼,可一旦出世,必然是一位顶级强者。
试问这样的情况下,他钟相敢冒头么?
所以这事零风险,收益嘛,看得见的就是多了两个保镖,一路南下安全多了!
饭桌上一时气氛热烈,钟子仪和杨钦频频敬酒,态度恭敬的近乎谄媚,觥筹交错之间,一顿饭吃的十分尽兴,最后还是钟子仪结的账。
回房之前,李原笑道:“我明天就将南下,钟兄如果还有事,我也不方便打扰,就此告别。”
钟子仪忙道:“李公子说笑了,在下说了要尽地主之谊,自然要陪公子一起去洞庭。”
他主要任务就是为了入京打点关系,好让自家暂时安稳下来。
可就算进京,汴京城权贵如云,他一个地方土豪之子,实在上不了台面,即便不惜金银倾力结交,又能接触到多高层次?
现在机缘巧合遇到了宰相外孙,还是兴国李氏的嫡孙,这可是实打实的权贵,平时想攀交都不容易,如今有了机会,岂能不牢牢把握,抱住这条粗大腿?
只要这位少爷开心了,那自家面临的问题,根本就不是事,若能长久维持这层关系,对自家绝对是大有好处。
至于万一这人是个骗子,冒充兴国李氏和少宰外孙身份招摇撞骗,那也不算什么,正好拿下他,送到少宰大人府中,这比送给少宰百十万两银子更有意义。
反正自家这般情况也不是很紧急,早一点晚一点,区别并不是很大。
李原等的就是钟子仪这句话,笑道:“那就有劳钟兄了,南下数万里之遥,江湖风波恶,有钟兄相伴,一些强人或者妖魔,就不足为惧了。”
钟子仪拍着胸脯保证:“李公子放宽心,有我叔侄三人在,又岂会让人伤害到公子?”
“叔侄三人?”李原疑惑道:“你们还有一位同伴么?”
钟子仪道:“还有一位杨幺叔父”
嗯?杨幺?
这又是一个前世耳熟能详的人物啊,和钟相齐名的义军首领。
钟相死后,就是这个杨幺率领洞庭义军,把朝廷几路大军打的溃败。
最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