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合作(第1/2 页)
这些织女中,就有顾安从县城买回来的那个母亲冯巧巧,另外还有一个是赖婆婆。
冯巧巧和赖婆婆在顾安的描述中,不仅帮忙解决了羊绒长短分离的问题,现在更是用小木棍织出了样式好看的毛线衣服、毛裤、围巾、袜子、手套等。
顾安看着这些编织物,心中已经感觉到了温暖。
他似乎可以过上一个暖和的冬天了。
顾安为了奖励冯巧巧的贡献,给她的女儿消除了奴籍,并且改名叫冯萤,让她入春山学堂的一年级去读书。
顾安还承诺,等一年的合同期到,便会给她也消除奴籍,。
冯巧巧当日激动的和女儿抱头痛哭,想起当日丈夫将她们卖了抵债的时候,她是多么的绝望和痛苦。
好在那个牙行没将她卖入那等烟花之地,还在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每天没有赌鬼丈夫的打骂,不用担心催债的上门,能吃饱穿暖,还有工钱,甚至女儿还能去读书!
就这样,她真的很满足了,帮顾安干起活来也更加的卖力。
赖婆婆也得到了奖励,消不消奴籍她也不是很在意,倒是拿着顾安奖励的银子,去买了许多贵价的蛋糕。
她年纪大了,牙口不好,很多好吃的吃不了,但是这蛋糕倒是真合适。
不过赖婆婆还是将这些蛋糕给庄子里的这些孤儿都分了一小块儿,还给二牛拿了一块。
因为她还记得,当时在牙行里关着的时候,二牛可是帮过她。
顾安给冯巧巧升了职,让她带着女工们织毛衣。
一个月后,天气开始变得更冷了,学校的孩子和教职员工,都领到了一件暖心校服——毛线衣。
孩子们欢欢喜喜的将毛线衣带回家,暖和柔软的毛线衣立刻在杏花村掀起了风潮。
顾安还孝顺了自己的夫子一套,毛线衣、手套、围巾、毛呢大衣。
这些古人真的很舍得在工艺上面花心思,织出的“古风”毛线衣服,比现代他买的那些款式都漂亮。
趁热打铁,顾安立刻让冯巧巧上了一节“毛衣编织”的课程,免费交给村里的妇女编织。
甚至又将这个课程写成新闻稿,发到了“杏花小报”上。
一下子,姚木匠那活计做的最差的木工学徒,都靠着做毛线针赚了不少银子。
当然,在此之前,哈德赞就已经得到了消息,再次来到了杏花村。
虽然,顾安之前又跟他买过几次羊毛,但是都是他的手下来拉的货。这一次,见到顾安寄过来的毛衣样品,他立刻决定自己来一趟清河县。
此次来,哈德赞不得不感到惊喜,北地那些便宜的羊毛真的被顾安织出来了舒适又保暖衣物。
羊毛在关外特别的便宜,多半都作为羊皮和羊肉的添头在卖,现在羊毛有了用处,那是不是说,他的家乡父老也可以多了一条致富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他从那边低价收购来羊毛,再将其制作成为毛衣,又能赚取多大的收入?
而这趟来杏花村,他还看到了另外一些东西。
杏花村的变化让他有些不敢置信,顾安已经有了自己的“庄园”,曾经那个赶马车的牛二在经历了火烧毁容之后,也变成了风光的庄园大管事。
而且顾安德学堂似乎有些厉害起来,竟然有不少豪绅子弟在这里读书。
还有,他们的数学,哈德赞早就感兴趣了,他特别羡慕他们算账快捷又方便得本事。
哈德赞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些豪绅愿意来顾安德学堂。
甚至他都想在这里学数学了,可惜不行,家里还有一大摊子的事情在等着他去做。
但是他的儿子好像可以来学呀。
而且他也可以雇佣顾安这里学了数学的人去帮他的忙,只是不知道这些学生有没有学到真本事。
心里有了一些想法,哈德赞又将心思放回了和顾安的生意上。
既然知道这是一个赚钱的大买卖,他可不打算自己只是当一个中间跑商的赚差价。
北地牛羊成群,对于毛衣也比南方更加有市场需求,何必运来运去,不如直接在北地建工坊。
与他有着同样想法的人还有一个,那就是裴度。
裴度在北地戍边多年,知道北地苦寒,尤其是北地的士兵们,每个冬天冻伤的都不在少数。
当然这其中有着复杂的原因,只是若是有了这些保暖的毛衣,毛头套,那士兵们站岗的时候是不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