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庾衮就这样悉心地照料着哥哥,过了一百多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哥哥的身体不但好了起来,瘟疫也退去了。后来家人也都回来了,见此情景,高兴万分。
戒骄戒躁—诸侯之孝章第三(3)
在中国,孝悌是不分家的,孝道并不仅仅止于孝敬父母,还包括兄友弟恭,兄弟间的相互扶持也是孝的一个组成部分。庾衮在灾难面前对兄长无微不至的照顾正体现了这一点。瘟疫不会因为一个人的身份显赫而退避三舍,然而人间的真情却可以驱散病魔。
裴秀使客敬母
裴秀,字季彦,西晋河东闻喜人。父亲裴潜曾经担任三国曹魏时的尚书令,而裴秀也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才能,成为西晋的名臣,官拜尚书令,并且被封为济川侯。裴秀从小就天资聪慧,博览群书,八岁即能赋诗作文,人称其有神童之目。而且,裴秀从小就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
裴秀是小妾所生,其生母身份卑微,因此常常受到嫡母宣氏的歧视和虐待。有一次,家里大宴宾客,嫡母宣氏命裴秀生母给客人上菜,客人看到端菜的是裴秀生母后就全都站了起来,并且都对她行礼,接过她手里的菜不让她再端。宣氏在屏风后面看到了这一幕,心中顿时明白这都是因为裴秀,于是感叹道:“像她这样卑微的身份而能受到宾客们如此的礼遇和尊敬,这都是因为秀儿的缘故啊!”从此以后,宣氏再也没有轻慢过裴秀的生母。 一个人显赫的身份固然可以使人畏惧,但是高尚的品德和节操却更加能够令人敬佩。孝道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思想和人格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普通人的孝心可以感动身边的人,而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的孝心可以引导整个社会的正气。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经言札记】古代诸侯的职责,是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群众;下受民众的拥戴, 以服从天子。一国所有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理。这种地位极容易犯欺上瞒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是民众怨恨,那么他的荣华富贵也就到头了。如果用谨慎小心的态度,处理一切事物,那么,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可以长时间地享受职位带来的利禄,而不至于危殆不安。财务处理得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人民生活富足,那么,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不危不溢”“长守富贵”,是诸位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居上不骄和制节谨慎的作风,是诸侯当行的孝道;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故事演绎】
晏子不陪齐国君牺牲臣下对君王应该是尽孝尽忠,但是君王也应该“在上不骄”。如果君王无道,怎么能够让臣子忠诚于他呢?
晏子是春秋时的齐国人,就是“晏子使楚”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晏子生活在春秋时代,比孔子大概早30年,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辅佐了齐国三代君王,为齐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还留下了《晏子春秋》这本书,后来的吕不韦编《吕氏春秋》很大程度上是受了他的影响。
在《晏子春秋》中,记载了一段齐景公与晏子的对话,讨论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
齐景公问晏子作为忠臣应该怎么侍奉国君,晏子说:“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意思是:“国君有难的时候,做臣下的不要替国君殉难;当国君出逃的时候,做臣下的不要追随国君出逃。”齐景公听后很不高兴,说:“国君将土地、爵位都给了臣下,国君这时有难,为什么做臣下的就不能够为国君殉难、追随国君出逃呢?那样的行为是忠臣应该做的吗?”晏子的回答与众不同,他说:“要是臣子的进谏能够被国君采纳的话,国君本来就不会有什么灾难,臣下哪里用得着为国君去死呢?若国君听从了臣子的话,国君终身也不会出逃的,如果那个时候国君有难的话,臣子去陪国君殉难或是出逃,那是正确的。要是臣子的话国君不听,最后殉难或者出逃,那就是国君自己的咎由自取。”
戒骄戒躁—诸侯之孝章第三(4)
晏子不只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那样做的。晏子在辅佐齐庄公时,齐庄公昏庸无道,因与权臣崔杼的妻子私通,最后被崔杼杀害。崔杼杀死齐庄公后就逼晏子自杀,晏子坚决不同意。于是在齐庄公的弟弟齐景公即位后,齐景公和晏子之间就出现了上述对话。
永远记着母恩
“回家叫一声妈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这是身为国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