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李定国(第1/2 页)
明朝末年,与关外满清的战争带来的财政困难和清兵时常的入关劫掠,以及因为小冰川时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的全国性饥荒,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崇祯继位之后,更是水灾、旱灾、蝗灾相继不断,百姓饥寒交迫,流离遍道,民不聊生,引得饥民暴动,加上与关外满清的连年作战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饷,以及本身的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腐朽,内忧外患,也是加速了大明王朝灭亡的步伐。
崇祯六年冬,面对愈演愈烈的农民起义,崇祯帝令保定、河南、山西诸路官军围剿农民军。
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农民军借黄河冰冻飞渡冲出合围,连克渑池、卢氏、伊阳三县,从陕西进入河南。
未来的大西王张献忠所部,正是以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农民起义军之一,且是其中人数众多,战力也极为强悍的一支。
河南,汝州境内,张献忠大营,说是军营,其实很乱,连统一的兵器装备都没有,就是一群拿起了刀枪想要用命拼出来一条活路的农民。
其中一座破旧的军帐中,有些漏风,外面寒风凛冽的,里面也暖和不到哪里去。
“嗯..”蹙眉呻吟一声的言释缓缓睁开了双眸,还没闹明白自己在哪儿呢,便是听得旁边一道关切的声音响起,听声音像是个半大的孩子:“定国,你怎么样?没事吧?”
定国?定国是谁啊?坐起身来,只觉浑身有些冰冷麻木的言释,疑惑看向周围有些破烂的营帐,再看旁边正紧张看着自己的十四五岁模样的少年,不禁有些怔怔失神。
什么情况?自己不过是闭关静修,陷入了深层次的精神修炼,怎么一醒来周围什么都变了?
莫非,这不是鹿鼎记世界,自己又穿越了?想到这儿,看了看自己那明显比成人小了不少的胳膊和手,又下意识的摸了摸裤裆,不由目光一亮的咧嘴笑了。丫的,老子又成爷们了!
紧接着,只觉发愣的身子有些燥热起来,浑身气血翻腾般,血气直冲脑门,脑子有些眩晕刺痛的言释,脑海中开始有一些杂乱的画面浮现,那是属于这具身体原先的一些记忆。
“定..定国,你怎么了?”一旁的少年看他抱着头、涨红了脸,似乎很难受痛苦的样子,不禁有些慌了。
半晌之后,待得消化了那些记忆,只觉浑身暖和,脑袋清明,力气大增的言释,终于是知道了自己如今的身份,现在的他叫李定国。
说起这个名字,或许很多人都没听过。可说起张献忠,知道的人应该很多的。李定国,乃是张献忠的养子。
张献忠养子的身份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这位未来的大西王不知道是跟谁学的,很喜欢收义子,所以他的义子并不少。
可李定国却很不同,因为他是张献忠最为倚重的四位义子之一,也是未来大顺军中智勇双全的战将。
李定国出身贫苦,十岁时就参加了张献忠的起义军,很受张献忠的喜爱。
他少年英武,身材魁伟,眉目修阔,举止有度,谦恭下士颇有文儒气象,喜欢读《孙子兵法》和《资治通鉴》,骁勇超逸,在大顺军中素有‘万人敌’和‘小尉迟’之称。
年少从军的李定国,志勇兼备、文武双全,每次临阵必披坚执锐,身先士卒,屡立战功。
历史上,二十岁时,李定国就单枪匹马的临阵射杀了名气仅次于秦良玉的明军蜀地上将‘神弩王’张令。二十一岁,乔装成明军差官,带二十六骑奇袭襄阳,擒明朝亲藩襄王。
崇祯十七年,张献忠在成都称制建立大西政权时,封李定国为安西将军,节制大西军十六营的军队。那一年,李定国也才二十四岁而已。
不过,这还并不是李定国真正的高光时刻,真正让他名震天下,青史留名的,却是后来张献忠死后,李定国帅大西军下贵州,进驻云南,联明抗清时所立下的赫赫战功。
平定云贵,攻湖南,下桂林,斩杀满清所封的定南王孔有德,再北上迎战并杀死满清三大理政王之一的敬谨亲王尼堪,收复千里失地,粉碎了八旗兵不可战胜的神话,李定国名扬天下。
在明末所有的将领中,只有李定国指挥的军队,能够组织大规模运动战和歼灭战,敢和十万八旗劲旅死战。
凭借着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无以伦比的自信和勇气,李定国是南明毫无疑问的第一战将。若非有他,南明怕也无法苦撑那么久。
可惜,一个人再厉害又有什么用?李定国纵然是有郭子仪那般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手段,可南明已没有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