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
第二章 姑娘的小窗口(1)
顾名思义,十里八寨就是十里之内的八个寨子,它们分别是枫树寨、竹子寨、桐木寨、桉树寨、茶树寨、石头寨、黄连寨和米焙寨。十里八寨位于天雷山和向阳山两大山脉的脚下,方圆十里,居住着两三万侗、苗族人民。那时候,侗族姑娘们的脑壳上都裹着几米,甚至十几米长的头巾,姑娘的头巾越长,说明她家里就越富有。到了民国的时候,侗族姑娘们的头巾越裹越长了。
刘翠花有一条六米长的黑头巾,平日里把脑壳裹得像个黑斗篷。
刘翠花用这条黑头巾救过父亲的命,又用这条黑头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黑头巾上有一个解不开的情结,那就是这片土地上根深蒂固的“舅权制”。
民国时期虽然也提倡自由婚姻,但“舅权制”是封建社会的一个恶性瘤子,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许多男女青年仍然是“舅权制”的受害者。长女必须回娘头,嫁到舅家,如果哪个不遵从个规矩,就要付给舅家大量的赔偿金,名为“外甥钱”。刘翠花和父亲虽然是自由恋爱的,但刘翠花还是没能逃脱“长女必须嫁到舅家”的厄运。
枫树寨是个百来户人家的侗族山寨,清一色的木房子,都是楼上住人楼下养猪马牛羊鸡鸭的吊脚楼。侗族姑娘的闺房一般是在二楼或者三楼,房间相对宽敞,能放得下一张木板床,一台手工的纺纱织布机和过冬才用的烤火桶,而且路边的墙壁上开着小窗口,有六寸六分宽。
开门有六,主纳福;
开窗有六,鬼见愁。
六是一个吉祥的码子,侗家山寨门窗的码子都带这个尾数。姑娘在房间里的时候,小窗口必须是开着的,离开时都得关上,这是寨子里的风俗。
姑娘还小的时候,房间是没有小窗口的。
小窗口是姑娘十三岁生日那天,由母亲娘家的人来开的,更衣焚香后,有几个姑娘就开几扇小窗口,姑娘出嫁的那天,娘老子将小窗口关闭。
十三岁是姑娘的花信之年。
只要下边一红,姑娘就长成了。平日里,姑娘们开着自己的小窗口,在房间里织布唱情歌,山寨里的歌声不断。有没有姑娘,只要看楼上有没有小窗口就晓得了。后生要是看上哪家的哪个姑娘了,就对着她的小窗口唱情歌,姑娘就会从小窗口里探出头来,如果中意,就用情歌答应,继续对唱,如果不中意,就用情歌拒绝,后生听了,必须离开,不得在楼下胡搅蛮缠。
做娘老子的一般睡在姑娘的隔壁,后生在楼下唱歌他们一般是不会干涉的,只要歌声是干净的,健康的。如果遇到后生特别能唱,姑娘顶不住了,做娘老子的说不定还会在隔壁轻声教姑娘唱歌哩。
然而这里有“野男人进房,家败人亡”的祖训。
姑娘是不能把后生带回自己的房间的,更不能在房间里做那种苟且之事,要是让人晓得逮住了,后生这辈子就完了,寨子里的人不但要扒光衣服骟他的*,而且还要吃他的“骚狗”,也就是让他娘老子杀猪宰羊过来洗寨子,把丢了行头的儿子领回去。
姑娘的闺房是没有门栓的。娘家的人过来给姑娘开小窗口的时候,顺手把门栓也下走了。那意思也就是,姑娘长大了,门栓是栓不住的,做娘老子的得看紧点。这门栓没了,做娘老子的随时都可以到姑娘的闺房里查看,姑娘的胆子再大,也不敢把后生往房间里带。后生们不敢,也不能到姑娘的房间里来,情到深处的姑娘往往要等娘老子睡着了,才提着绣花鞋,光着脚板从吊脚楼上溜下来,然后和后生到山坡上幽会。为此,父亲还专门编了支歌提醒心上人——
第二章 姑娘的小窗口(2)
蜜,把鞋脱了,
你下楼时脚要轻点,
别惊醒隔壁的灯火。
蜜,在楼梯口,
你要放一个大苕棒,
堵住那叫狗的嘴巴。
十里八寨的人喜欢把比自己小的女人叫做蜜。“蜜”这个读音,太容易让人想象了,甜美滑腻,充满了酿制的味道。那些漂亮的和不漂亮的,孤独的和不孤独的,被别人遗弃的和遗弃别人的……无一例外,只要年龄比自己小的女人,都叫这个字,这是一个甜透人心的爱称。
姑娘背着娘老子与情郎幽会是常有的事情,做娘老子的也心知肚明,只要是不特别反对姑娘的亲事,他们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姑娘与情郎幽会时,从不张扬,也不能张扬。
因为“周公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