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页)
混凝土块磊成的防洪堤正在一点点的延伸着,这并不是紧急的工作,仅仅是防患于未然,这条大河很少发大水,便是发洪水的时候,由于河宽,也很少淹到位于高处的浮云镇,但是丁君霍总觉得还是趁着有能力的时候防患于未然比较好。
大水车
大河的上游,六七米高的大水轮已经准备就绪,就差立起来了,现在负责这个大水轮的马老四正在铺设管线。
大水轮的输水管线是用竹子做的,丁君霍还没有奢侈到用本就不多的铁料来制做水管的地步。
竹子打通其中的关节,在桐油里浸泡,然后再烘干,再浸泡,如此反复多次,比军用长枪的竹制枪杆制做得都要严格,直到竹子完全被桐油浸透,不再惧水才罢休。
虽然桐油是有毒的,无法食用,但是经过多次冲洗,将表面桐油冲掉以后就无大碍了,这样的竹子韧性还有防水性都极佳,完全可以用来做水管。
现在的技术还无法做到将水管埋入地下的地步,只能架设在地表,便于维修。
水管的铺设并不仅仅是竹管,而且还在丁君霍的授意下投入使用了新出产的水产,军用版的水泥混入细沙,然后在将要使用的竹管外围蒙上一声竹丝,再用混凝土裹好,为了保证实用性,足中要裹上一尺多厚。
如此一来,既保证了其密封性,又保证了安全性,至少不用担心有谁会有意无意的破坏水管。
用水泥外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用大小连接的镶嵌式接口,甚至还有水泥制成的弯头,如此一来,立刻就淘汰了原本准备使用的兽皮式弯头。
使用了水泥以后,便可以标准化作业了,每根管子长四米,一批批水管已经运送了出去,正在连接当中。
“马四叔,要什么时候才能接好?”丁君霍有些激动的问道,若是实现了远程供水,那么这将是第一项应用于民生的便民技术,实验之后,便可以实现全城供水了,浮云镇的居民再也不用远远的到大河里去打水,也不用再去打井了。
“管线铺设是一项很费力的活,至少也得五天才能全部铺完。”马老四挠了挠脑袋憨憨的说道,他只是个木匠,做水车这种木匠活他在行,但是在铺设上他就有些蒙了,幸好那些管线只要连接就好,半埋入地下,与地面持平,倒不影响行路。
“五天,也不错了。”丁君霍踩了踩那些与地面持平的方正水泥块一样的水管笑着说道,若论结实程度,只怕不比现代化的铁管差不到哪去,但是要说这管子有什么缺点,就是没有阀门了,所以在中途,仍然使用了柔韧性好的皮制连接,需要断水的时候,只要将皮制连接掐死就行了,但是这东西需要经常更换。
现在水管只连接了两个地方,一个是大客栈,一个是农业部新开挖出来的大鱼塘,由于是实验性的,所以还没有办法大规模普及。
水管的铺设很快,只需一路铺过去,然后再沿着大客栈的墙外向镇外的农场延伸,由于大水车只有六七米高,比这四层大客栈还要矮上一点,所以没有办法直接供水上楼。
一个水泥混着竹管制成的三通在大客栈外的一个窄而深的水泥抹成的大水池里放水,水满之后,只要将外面的兽皮制成的密封套打卷封死就行了。
在大客栈的顶部,建起了一个支出来一块的架子,一个摇把式取水轮已经安装好了,铁厂用铁皮打制了一个直径不过一尺,长却足有两米的大水桶,需要用水的时候,只要用摇把放下水桶,水桶在水池里装满水之后再摇上去。
大客栈内部在建设初期就已经铺设好了水管的管线,连接着楼顶部的一个大蓄水池,水池里的水沿着管线一路向下,无论是冲厕所还是烧水洗漱,都不用再从楼下向上提水了,方便之极,只是累着了提水的小伙子,幸好摇把可以减轻大部分负担。
大客栈根本就使用不了那么多的水,当大客栈的深水池水满之后,外面的放水套被掐死,然后水会一直流向镇外的农场,在农场外的一块无法重植庄稼的洼地,被开出去一块面积高达百亩以上的鱼塘。
鱼塘用水泥抹了边防止渗水,已经完工了,静等来水了,这么大一块地方,凭人力灌水,只怕要灌到驴长角那年去了。
大客栈使用不完的水,会顺着管线直接流入鱼塘,若是水多了,便从另一侧加了筛网的溢水口流出,流进水渠里一直流向农田灌溉,可以说一点都没有浪费。
管线终于铺设完毕了,在理论上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只剩下立起水车,然后再将开头处最后几截水管连接上去,承接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