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杨家枪三十六式(第1/2 页)
石风双膝跪地,三拜九叩道:“师父在上,受徒儿跪拜…”
口称师父,杨忠抚须而笑道:“徒儿石风起来吧…”
这算是认下了这个弟子。
石风又叩拜了杨信这个身兼上官的师叔。
这样一来,他莫名高攀上杨门一族,跟杨家关系一下子就贴得很近很亲了。
哈哈,这滑稽吧。
“哎哟,恭喜杨军门收了位聪慧能干的弟子…”
“恭喜守备大人收了位师侄。”
“……”
众人忙起身向杨忠、杨信兄弟俩揖身道喜。
……
表面上看,石风这次是占了大便宜。
作为杨门弟子,他一脚踏入士族门槛,有了属于自己的谱号,称为公子也不至于心虚得面红耳赤。
杨门谪传弟子,这是块金字招牌,谁也不敢再说他是寒门子弟。
当然,有了名头还必须是实打实的本领。
杨忠不可能在此真正授业,他只是给了石风一个杨门谪传弟子名头而已,真正传授杨家枪法的,自然是落在师叔杨信头上。
石风呢,对这个上官加师叔,实际是真正的授业师傅,还真有点无所适从。
以前,杨信只是上官,他夸夸其谈自己的设想、计划,述说困难死缠烂打的求得支援等等,非常流畅。
可现在,坐在面前的是上官加长辈,他竟然没了以往的信口开河,更不敢有连蒙带骗的自得之意。
和现在的杨信说话特别紧张、特累,恐怕自己说错什么,冒犯上官又是长辈。
要是让杨门兄弟俩知道,眼前这个表面很是恭敬,也算机灵透彻的小子,实际是个很有心计的权谋者、野心家,估计当场就被气晕了过去。
自从拜师之后,石风认真阅读起杨忠赠的几本兵法书籍和心得笔记。
《攻城实战要诀》
《骑兵攻防战术》
《大军野战实录》
你还别说,杨门兵书跟戚继光的兵书,都讲实战中的排兵布阵,各有千秋,可以互补。
戚继光的书,偏重于火器配合或辅助下的作战场景,而杨门兵书就纯冷兵器。
在战争场面上,杨门讲的都是大场面、大战役,数万十数万兵力调度,行军布阵等,而且重点在野战。
戚继光兵书搁长于局面战斗,数千人攻守,尤其在城防工事和如何利用火器方法。
所有书的字里行间,都有杨再善或杨忠的笔注,还专门写有读后感。
杨门兵书的宝贵在于,它不仅讲排兵布阵原理,战前士气鼓动,还有大量队段性战场剖析,这让石风受益匪浅。
杨信作为正经八百的授业师傅,事后赠送给石风一杆杨门长枪。
这杆长枪,有个不错的名字,叫龙沥神枪。
这是杨信常用枪组中的一杆而已。
这杆长枪一丈有余,约等于四米长。
枪体是以叫白蜡树做成的白蜡干为主体,再密密缠上多层青质丝麻,层层裹住后再耗漆以胶合紧固。
最终,枪体漆成通透黑色。
枪杆像小孩胳膊粗,刚柔相济,坚韧无比,一般刀斧难伤,可受大力而不折,坚韧之用钢铁打造的枪杆毫不逊色。
枪尖是寒铁铸造,锋利无比。
这让石风想起了明末巾帼英雄秦良玉,她打造的白杆兵就是以白蜡杆枪而闻名于世。
当年的浑河之战中,三千余名白杆兵组成的长枪阵,血战努尔哈赤的六万八旗骁骑,斩杀后金军万余而不倒,最后是败于汉奸动用的红衣大炮。
龙沥神枪重二十余斤,比起马槊、金背大砍刀等骑战兵器要轻便得多。
兵器不是说越轻便越好,而是要根据自身臂力来定,以使用灵活为最。
石风虽然对枪术研究不多,但作为考古学家,他对冷兵器研究颇深,而枪杆的材质非常有讲究的。
古代冷兵器中的长枪、长矛、槊等枪体,大多用的是硬木中的柘木,或干脆用混铁。
这种枪体很硬而没有弹性,格斗中硬碰硬,缓冲不了对方的冲力。
当枪杆与对方兵器相交,力量全传到手上,震得虎口破裂或当场兵器就脱手。
而白蜡树做枪杆,它存得住力量可以柔克刚,兵器相碰便靠杆体震动或弯曲,卸掉对手兵器上传来的力道。
然后用力一转,弯杆会反震出去,达到借力打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