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部分(第1/4 页)
同时,缅甸、暹罗、澜沧王国也气势汹汹的说道,绝对服从组织的命令,如果安北不肯屈服,他们将毫不犹豫的出兵。
听到他们的话,郑王差一点当场把桌子砸到这几名使者的脸去,见过欺负人的,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
不过,能够成为一国的实际统治者,这点控制情绪的本事还是有的,但见他言笑晏晏的送走几名使者,然后迎来了另外两名使者。
细细看去,只见其中一人风姿儒雅,除了那一条大辫子外,倒还真有一副风流名士的味道,若再看得细一点,此人不正是周昌么。
不久前,此人尚在北京,怎么这么快的功夫便到了安南,先不说其中的路途遥远,仅仅凭着郑成功控制的海面,李定国驻扎于广西,他要轻易来到升龙城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如果人们能够再看看他身边的哪位红夷,只怕立时便会了然。
这名红夷正是出使北京的东印度公司高官,巴达维亚评议会的议员之一。正是借着荷兰的快船,周昌才能如此快捷,也才能够躲过郑成功舰船的拦截。
当然,所谓的快捷也仅仅只是相对于他从跋涉而言,实际还是耗费了不少的时日。
不过,也正是这一路行来,周昌对所谓的红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他知道,荷兰所在的国家离这里远在万里之遥,在地图,他更知道,中国和荷兰两国根本就是身处于大陆的两端,而这块大陆东西的长度不知几万里。
也正是在这条船,他知道地球居然是圆的,因为人家红夷都绕地球跑过好几圈了。然后在这浩瀚的见闻面前,他原来的知识系统几乎陷入崩溃,在面对这些红夷的时候,他倏然间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乡巴佬。
正是这一连串的打击,如今的周昌,在郑王面前,少了几分倨傲,多了几分谦逊,他已知天外有天,又何必再做那夜郎自大的形态呢。
或许正是这份谦逊,一下子就让郑王生出了几分好感,只见他屏退众人,仅留下几位使者,模样儿显得格外亲热。
看着他的神色,那些心思玲珑的侍者几乎是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一丝异样。郑王对待前后使者的不同,使得他们几乎可以断定,越北已经做出了选择。
想到这里,那些侍者隐隐的觉得有点不安,大明余威尚在,如今更是联合了缅甸、暹罗、澜沧王国,这真的的一个越北可以抗衡的吗?
北方的满清鞑子实力虽强,但隔着一个大明,他们又能做得了什么。一名侍者悄悄的堵在墙角下,隐隐约约的听见里面说道,“汉人无状,忍无可忍。”
“安南出兵于南,大清出兵于北,定可一举攻破伪明,到时候缅甸、暹罗、澜沧不过土鸡瓦狗一般,则郑氏一族大业可成,若是家主有意王位,我天朝国也定会鼎力相助,其实,纵然割土相赠也无不可。”
听到这句话,那名侍者神色大变,神仙打仗既是他们这些凡人可以插手的,看看缅甸的下场,这便是一个经典案例。若是与各国使臣虚与委蛇,等到大局已定的时候再参战,或许越北还能保全,可若是郑王贪婪大明国土,只怕难以承受四国同盟的雷霆之威。
到时候恐怕不是什么郑氏一族大业可成,而是全族下,满门抄斩。
想到这里,冷汗涔涔而下,或许他得预先谋图后路才是,免得跟越北郑氏一门一条路走到黑。
升龙城,周昌下榻处,酒香四溢,整个使团都陷入一片欢欣的氛围之中。此刻,只要是个明白人都能看得出来,在这场外交战争中,满清和荷兰的使团大获全胜,虽然至今还没有任何明显的消息传出来,更没有像南洋条约组织一样大张旗鼓,可任谁都知道,安南郑王势力投向了清兵的怀抱,那场秘密会谈和满清、荷兰使团的欢喜模样便是证据。
周昌打开窗户,看向驿馆外贼头贼脑的安南人,然后忍不住“扑哧”笑出声来,瞧他们的模样,那里有一点过路或是做生意的样子,分明是各个势力派遣过来的探子。
可惜,这些安南人显然是第一次看见如此多的使节抵达升龙城里,更是第一次充当其他势力的探子,明显的对这个身份很不习惯,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的做作,简直就是在自己脸贴了探子两个字。
他相信,如果是在京城里,那些勋贵们的机灵家丁,只怕也要比这些安南探子们强不少。
正在此时,荷兰使者摇摇晃晃的走了过来,把杯中的美酒一饮而尽,然后朝着窗外一看,也看到那些贼头贼脑的安南人,于是用他蹩脚的汉语,一字一句的说道,“那些是探子,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