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姜维退兵(第1/2 页)
在蜀汉军营之中,气氛原本就因北伐的紧张局势而略显凝重,此时,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惊涛骇浪。姜维正坐在营帐内,案几上摆放着军事地图,他的目光专注地在地图上扫视,思考着下一步的战略。那地图上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仿佛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承载着蜀汉北伐的希望与梦想。突然,一名传令兵匆匆闯入,带来了诸葛诞兵败被杀的噩耗。传令兵满脸尘土,汗水在脸上冲出一道道痕迹,他的眼神中满是惊慌,声音颤抖地汇报着消息,那声音在寂静的营帐内显得格外刺耳。
姜维听闻,眉头瞬间紧锁,那两道浓眉像是被命运的丝线狠狠拉扯,拧成了一个深深的结。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震惊与悲痛,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诸葛诞之死,对于蜀汉的北伐大业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盟友,更重要的是,此次北伐的契机已如泡沫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破碎。姜维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沉重的现实哽住了喉咙。
姜维缓缓站起身来,高大的身影在营帐内显得有些孤独。他开始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带着沉重的思考。他的铠甲随着他的步伐发出轻微的摩擦声,那声音在安静的营帐里格外清晰,仿佛是命运的齿轮在艰难转动。他的眼神深邃而忧虑,仿佛要穿透营帐的帆布,看向那变幻莫测的战局。他深知,如今的局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伐之路变得更加崎岖艰难,每一个选择都关乎着蜀汉的生死存亡。营帐内,火把的光芒在微风中摇曳,光影在姜维的脸上跳动,映照着他那严肃而坚毅的面容。那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像是在为这艰难的时刻奏响悲歌。他的脑海中如走马灯般闪过各种战略和可能出现的后果。继续北伐?可失去了诸葛诞的呼应,他们将独自面对曹魏强大的军事力量,胜算渺茫,且可能会让蜀汉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退兵?这无疑是对此次北伐心血的一种辜负,士兵们的热血与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更会让那些对兴复汉室寄予厚望的百姓失望。然而,保存实力才是当前最为关键的。蜀汉经不起大规模的损失,只有保留有生力量,才有机会在未来与曹魏继续抗衡。
经过一番艰难的权衡,姜维停下了踱步的脚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决定引兵还朝,这是一个痛苦却又理智的决定。他深知,此时的退让并非懦弱,而是为了蜀汉长远的未来。
姜维立刻召集将领。不一会儿,将领们纷纷赶来,他们的脸上带着疑惑和担忧,不知道主将为何如此紧急地召集他们。有的将领身上还带着战场上的硝烟气息,铠甲上残留着血迹和泥土;有的将领步伐匆匆,神色紧张,进入营帐后还微微喘着粗气。营帐内,姜维站在众人面前,他的神色凝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将领的脸庞。
“诸位,诸葛诞已兵败被杀,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姜维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却在营帐内清晰地响起,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将领们的心。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节泛白,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此次北伐的契机已失,若我们继续冒进,只会让我军陷入绝境。为了蜀汉的未来,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我们必须保存实力。”
将领们听了姜维的话,先是一阵沉默,随后有人提出疑问:“将军,我们就这样退兵,士兵们的士气恐会受到影响,百姓们也会失望啊。”这位将领眉头紧皱,眼中满是担忧,他的手轻抚着腰间的剑柄,似乎在寻找一种支撑。
姜维微微点头,神色严肃地说道:“我亦知此举艰难,但如今形势所迫,我们已无更好的选择。待日后时机成熟,我们再图北伐。现在,我们要确保士兵们安全撤回,这才是重中之重。”姜维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他看向发问的将领,目光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将领们明白了姜维的苦心,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于是,姜维下达了退兵的命令。
随着号角声响起,蜀汉军队开始有序地撤离。那号角声悠长而低沉,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在为这场未竟的北伐奏响挽歌。士兵们虽心中带着遗憾,但他们依然保持着整齐的队列。有的士兵默默地收拾着营帐,动作有些迟缓,眼神中满是不舍,他们看着那些陪伴自己多日的物件,像是在与战友告别;有的士兵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尽管是退兵,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军人的素养。军旗在风中飘扬,那鲜艳的色彩在阳光下显得有些黯淡,仿佛也在为此次北伐的夭折而黯然神伤。军旗的边缘有些破损,在风中猎猎作响,像是在诉说着这一路的艰辛。马蹄声和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