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奴,奴才在。”沈奚靖全身一抖,跪下回答。
他实在没想到,穆琛居然记得他本名,这几年来,几乎所有认识的宫人,都只知道他叫安乐。
“起来吧,过来,坐。”穆琛以不容拒绝的口吻说道。
沈奚靖不敢说不,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缩手缩脚坐到刚才李太医正坐过的那个位置。
椅子有些凉,让人倍觉寒冷。
他只堪堪坐了一个椅子边,腰倒是挺得很直,头却还是低着。
穆琛默默看了他几眼,端起茶杯喝了口茶。
“永嘉十三年,罗沙水患,时任工部尚书沈潮声亲赴治水,历时十三年,英帝亲封沈尚书为敬忠伯爵位,世袭罔替。”穆琛清亮的嗓音缓缓响起。
沈奚靖紧握双手,他低着头,没有讲话。
“永嘉四十一年,时任兵部侍郎沈荣启亲赴西北平乱,次年战死溯澈,英帝为表彰沈氏一门忠烈,封沈尚书潮生为敬忠公列位一等公,世袭罔替。”
穆琛的声音在清冷的东配殿回响,他说的那些沈氏先祖的事迹,沈奚靖几乎要泪盈于睫。
宏成三十六年,他父亲还是一等敬忠公,官拜三品吏部侍郎,年三十四。他大爹爹是云氏家主二弟,是敬忠公正君。他亲爹也刚封为敬忠公侧君。
那时候,他们家还是屹立帝京百年不倒的沈氏世家。他们沈氏世代忠良,满门忠烈。从永嘉朝始,为官子弟多达三十八位,其中尚书有三,侍郎有五,员外郎有十一。
在景泰那一年后,这一切都化为乌有。他们再也不是敬忠公沈家,他们是满门抄斩的罪臣。
沈奚靖咬紧牙关,他使劲攥着袖里的手帕,不让自己太难过。
他不知为何穆琛要说这些,他也不知穆琛为何要清查他的身世。
他们这些景泰遗孤,存活下来的人,都不愿意别人知道他们曾经的身份。
年少时他们锦衣玉食,高宅大马,如今却要在街头巷尾艰难讨生活,这对于曾经的世家子弟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折辱。
更何况进宫做宫人的沈奚靖。
为了活下去,他已经连最后的世家尊严,都舍弃了。
“沈奚靖,你不想,要回这一切吗?”穆琛又说。
沈奚靖猛地抬起头,他红着眼睛,死死看向穆琛。
少年帝王坐在高高的主位上,平静地看着他。
“我想。”沈奚靖听到自己用力回答。
穆琛露出满意的笑容,他近年来已经显少有什么表情变化,能这样明显地表达高兴之意,也很少有。
沈奚靖又低下头,他听到穆琛说:“沈奚靖,从今日到你二十四岁出宫,这十二年你给朕卖命,到你出宫时,朕把你应得的一切,都还给你,沈氏的祖宅,爵位,田产,一样都不少。”
沈奚靖的心,又再度剧烈跳动起来。
他突然有些疑惑,为何穆琛会这样直白跟他说这一切,为何他会信任他。
这疑惑只不过片刻,他很快便明了过来。
一时间,两人都没说话,穆琛在等他的表态,而沈奚靖,则在想自己到底要说些什么。
其实从穆琛说完所有话后,他就已经决定要给穆琛效忠。
这对于沈氏出身的沈奚靖来讲,并不困难,对于沈家来讲,效忠大梁,效忠皇上,是他们家族的第一条族规,沈奚靖从小在这样的世家里长大,在他的心里,国家永远摆在第一位,而皇帝,则摆在第二位。
因此,他刚正不阿的父亲才会当朝顶撞废帝琰,即使满门抄斩前,也对仅剩的儿子说“不后悔”,大梁历二百八十七年,也只有一个沈家,爵位里有敬忠二字!
这是何等的荣耀。
可这荣耀之下,多少白骨葬于他乡,只有沈家自己知道。
“皇上能信任奴才,奴才不胜惶恐,奴才生于沈家,自幼秉承祖训,效忠皇上是奴才分内之事,皇上只需吩咐便是,奴才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沈奚靖从凳子上起身,他昂首挺胸走到穆琛面前,跪在地上,给他磕了三个头。
沈奚靖一串话说的很压抑,他很想用臣这个自称,话到嘴边,却只能说奴才。
对于他来讲,这才是最憋屈的。
在沈奚靖心里,他应当是大梁的臣子,而不是奴才。
虽然他只有十二三岁,但是他到底流着沈家的血,念着沈家的族规长大。
他们沈家人,虽不必满腹经纶,文韬武略,却也要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