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钟�量艿闹厝巍�
因为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原来做过山东的都指挥佥事,所以兵部让戚继光子承父业,晋升他为山东都指挥佥事,总督山东沿海三营二十四卫所所有兵马,以备倭海上。
戚继光欣然领命,可一上任,心就凉了一大半儿。因为花名册上按理应该有六万三千人的正规军归他指挥,但事实上,由于多年兵备荒弛,明朝的政府军已经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烂摊子和空摊子。各级将领编造士兵名额只为吃空饷,这是明代军队最突出的贪污形式。所以戚继光名义上有六万多人的部队,可一清查下来,只有五千人不到。
从六万三千到五千,换了谁都要撂挑子不干了。可戚继光居然没皱一下眉。
虽然只有五千人,而且要守整个山东近三千公里的海岸线,戚继光居然并不为难,信心十足地上任了。
那么,戚继光哪来的信心呢?难道这剩下的五千人都是浓缩的精华吗?
其实剩下的这五千人也大多是油子兵,都是混日子混惯的人,怎么可能是精华呢?
但戚继光就是有信心,而他的信心就是——练兵。他要把这五千兵油子,练成浓缩的精华。
戚继光为了练兵,为了申明军纪,甚至对自己的亲舅舅也绝不手软。戚继光的亲舅舅也是登州卫的将领,因为大家混日子混惯了,他的舅舅在戚继光整军的过程中倚老卖老,不服从命令,戚继光查实之后,当众把舅舅捆起来,痛打二十军棍。
当天晚上,他脱下军装,换上便装,亲自到舅舅家登门谢罪。戚继光一见到躺在床上的舅舅就扑通跪倒,说:“白天我让人打了您,这是军纪;现在我磕头向您赔罪,这是家礼。希望舅舅能公私分明,明白外甥我一片苦心。”
听了这话,窝了一肚子火的舅舅终于被感动了,他也扑通一下从床上翻到了地上,也跪在戚继光的面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表明态度,认为戚继光这样做是对的,他绝不会再做戚继光整顿军纪的绊脚石了。
这一下,戚继光痛惩亲舅的事一下子就在军中传开了,大家心说,这小子连亲舅都下得了狠手,更何况跟他没沾亲带故的人呢?
所以这叫杀鸡给猴看,戚继光一通杀威棒给这五千人马来了个当头棒喝,这一下他再整军、练兵就变得容易多了。所以虽然戚继光手下不过五千人马,但整个山东沿海军纪整肃,壁垒森严,倭寇看着架势觉得在这儿讨不了什么便宜,所以也就不往戚继光的防地凑合,所以山东的倭寇之乱也就没成什么气候。
换句话说,在年轻的戚继光的领导下,山东的抗倭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这一下戚继光的表现更加受到了兵部的重视与嘉奖,并打算把他当作一颗重要的棋子放到更有挑战性的地方去。
戚继光对此就更加期待了,虽然现在他的名声已经开始响亮了,但实际上他还没怎么真刀真枪地打过仗。作为一个军人,不打仗,再怎么说都是纸上谈兵,都是空话,所以戚继光自己也渴望着更艰巨的任务。
嘉靖三十四年七月,也就是27岁的戚继光从军十年之后,这个更艰巨的任务终于来了,他被派到了已经渐渐失控了的浙江战场。历史似乎在给戚继光一个契机,戚继光也满怀信心地相信属于自己的时代终于来了。
可毕竟只靠信心不能横扫天下,毕竟理想与现实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在戚继光充满信心要施展身手的时候,一盆冷水突然从头浇下来,把年轻的戚继光浇了个透心凉。
那么,这是一盆怎样的冷水呢?
而在浙江,等待着戚继光的,又会是一批怎样出人意料的敌人
。 想看书来
二战雁门岭
戚家军登台亮相,一上来就是个*出场,在台州大战的揭幕战里,在宁海一线阻击倭寇前锋,结果一战之下,毙敌三百,而自己却无一伤亡。
但就在创造了这一奇迹的同时,作为主帅的戚继光却不由得担心起来,他看宁海之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就开始怀疑倭寇另有偷袭的线路。
果不其然,这边第一场遭遇战才打完,那边探马来报,说新河方向出现大批倭寇。要知道新河城是卫所所在地,也就相当于军分区行政机关的所在地,戚家军的很多家属都住在新河城里。而且现在的新河守备空虚,基本没什么作战部队,那基本上就是一座空城。倭寇偷袭新河,真是再毒不过的毒计。
原来的义乌县令,现在的监军赵大河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就紧张坏了,其实不止是他,所有将领听到这个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