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作者:玩蛇怪 > 第十四章 中庸之道

第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1/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穿越盗笔彭三鞭是大美人苟在汉末,我能手搓精兵天幕通古代,给帝王一点震憾!这个李云龙太听劝了吧回到明末虐大清铮锋改革大唐我的烽火岁月逍遥世子爷大秦之暗夜君王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1662,奋斗在路易十四时代功高震主要杀我,兵临城下你哭啥?大宋之无敌亲王为质三年你不管,我毒计反戈你后悔啥三国从获得第一亩田开始枪火余烬海贼:我暗影帝皇!镇压太阳神娶公主当国公他是挂逼吗?一品公子

一连几日,各地送来的案件都有三公曹的令吏陪同审理,这让廷尉的人很奇怪。

只是令吏说是例行公事,他们不会妨碍廷尉,便也没说什么。

而关于边境胡人事务,这其实是个烫手山芋,处理得好不加分,没处理好容易闹出问题,大鸿胪也乐得把权力还给尚书台。

清查人口和丈量土地,是尚书台分内之事,陈暮派了民曹去与少府那边沟通,新任少府樊陵是花钱买的官,与宦官交往私密,因此没有什么异议。

至于财政方面的问题,尚书台并不管,由大司农的都内府、皇帝的水衡尉、少府禁钱司掌管。

其中都内府负责全国官员的工资以及公款开支,到明清时期,被称为国库。

而水衡尉和禁钱司就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后来被称为内帑。

所以尚书台插手不了财政。

目前能够做的就是执掌民生、与各州刺史部积极沟通,看看各地两千石太守国相有没有渎职现象。

刺史是没法罢免太守国相的,一般来说,刺史发现某地两千石有问题,就向朝廷中央报告,由三公同意之后,就可以对这人进行处置。

但尚书台可是有个二千石曹,其实就是用来分三公之权,慢慢把三公架空之用,如今陈暮收权,以后各地郡国太守就由尚书台与各州刺史进行沟通,文书也会送到尚书台来。

这就相当于直接截了三公的胡,如果遇到强悍的三公,没准真要找上门来搞事。问题是现在的司徒许相,太尉曹嵩都是宦官派系,而司空张温也相差不多。

所以如果张让出面,这一部分权力收归尚书台,应该是没有什么太大问题。

真正麻烦的是选官察官以及年末终考课州郡事。

后来的吏部为什么是天官?

因为手中握有这两项权力,可以罢黜官员和录取官员。

而现在这两项权力,分别在皇帝和三公九卿手里?选官察官在西苑呢?除了受到朝官举荐并且天子同意的官员以外,天下大部分官员都在挂牌出售。

而年末终考课州郡事一般是由三公主导?九卿为辅?检查各自隶属官员,对他们进行考核?确定淘汰掉一部分不合格官吏。

到了地方上,则由刺史和太守分别主导?刺史那边是别驾从事?而太守那边则会派遣督邮。

如此层层递进,太守检查地方小官吏,刺史检查太守和县令,中央检查太守和刺史?形成了一个相当完善的监察体系。

陈暮要是想对这两个方向动手?如果只是安插几个人手还好,比如曹操的叔父曹鼎,就曾经在做尚书令的时候,将曹洪安排为蕲春县令。

可要是将各地发来的任免文书截留,想利用尚书令的权力凭自己心意任免官员?那无疑是动了包括汉灵帝在内所有人的蛋糕。

所以今年年末,对于陈暮来说是一场很大的考验。如果他想有作为?想要罢黜淘汰一些贪官污吏或者利用裙带关系上位的无为官员,遇到的阻力简直比天还大。

不过这件事情?陈暮还没有脑子抽抽到得罪所有人的地步,毕竟他又不是包拯?得罪皇帝加上满朝官员做什么。

因此他的打算是该怎么样就怎么样?顶多掺掺沙子?弄点任人唯亲之类的就行了,没必要搞事。

一连十几日,权力在慢慢收拢,政务处理井井有条。

但处理政务嘛,难免不能面面俱到。

这一日廷尉吴恭就找上门来。

“陈尚书,此案件明明没有问题,缘何发还重审?”

吴恭来势汹汹。

如今朝堂上下,三公九卿大部分都是买官而来,陈暮有皇帝的支持,想要从他们手里夺回权力并不困难。

唯有廷尉不太好处理,因为吴恭家里三世廷尉,法学世家,拥有法律权威。

“大理何故发怒?”

陈暮跪坐在主位上,平静地饮了一口茶。

大理这个称呼来源于“夏”,《礼记·月令》记载,夏有“大理”。意思是主管审判的大法官,地位就相当于后世最高法院院长。

到秦汉时期,大理变成了廷尉,汉景帝的时候又改为大理,到汉武帝时又改为廷尉,反复更迭了几次。

到了隋唐以后,就正式改名为大理寺,这个寺,并不是寺庙,而是官署名称。

而在汉朝,廷尉长官俗称为大理,意思是“执掌法律之人”。

虽然廷尉是九卿之一,中两千石高官,但灵帝以来,廷尉的

目录
美女的贴身巫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