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1/4 页)
起头来,看着远处的那个巨大的设备,问道:“还是那台三菱与克莱尔合资厂生产的机器吧?” “乔主任,您的记性真好呀。” “你说什么?”乔世良没有听清。 周矿长这次把嘴贴到了乔世良的耳边喊:“你的记忆力可真强呀。” 乔世良笑了笑,他又来到了一个好像是已经不能工作的电铲前,他摸了摸这台冷冰冰的机器,对站在边上的赵书记说:“小赵,你还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几个人鼓捣那台德国克鲁伯生产的大电铲吗?”他随手指了指远处的一些厂房说:“我记得那时,那里还是一片荒草呢。” 赵书记感慨地说:“真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当年我们在这里开展一期工程的情景,好象就是昨天的事情。” 乔世良点点头,说:“人呀,往后看就觉得远,往回看,就觉得近呀。说起来,你们可能就有感受了。一九二一年十几个人在一条小船上成立了一个政党,二十八年之后,这个党打下了九百六十万的江山来。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一九七五年到现在也过去二十八年了。比起来,我们的前辈确实要比我们这一代人精彩得多呀。” 众陪同的人听罢,纷纷咂嘴慨叹人生。 乔世良突然问站在身边的人:“你们谁对目前全球矿山机械方面的行情比较了解呀?” 大家互相看着,没有答话。 乔世良看了看周矿长和赵书记,说:“你们两位也算是这次招标评议委员会里的人,你们知道,这次可能参加竞标的几个国外厂家可能报出的价格会差多少吗?就以那边的那种生产能力接近的凿岩机为例吧。” 周矿长有些犹豫地说:“说起来,如果规格接近的话,德国克鲁伯、美国克莱尔的价格可能高一些,但他们的售后服务方面特别是配件方面,是不错的。至于说成台设备的报价,日本三菱和意大利的洛斯蒂尼可能会低一些,但是他们很有可能会在后面的配件方面把前边低报的给找补回来。” 乔世良满意地点点头说:“很好,你一个,赵书记一个,一定要在心里有这个概念。” 赵书记问道:“咱们大概什么时候开标呀?” 乔世良看着远处的山坡没有回答,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可能要等着某个去欧洲考察的代表团回来,才能定。” “去欧洲的考察团。”周矿长眯了眯眼睛说:“他们什么时候走的,我怎么也不知道呀?” 乔世良看着周矿长,脸上露出一种神秘的微笑说:“那个代表团现在可能已经在巴黎的塞纳河游玩上了。” 赵书记用一种有点兴灾乐祸的口气问:“那这个代表团最后都谁去了?” “都是咱们市里的头头。当然,咱们经贸委的朱副主任在最后的时刻里也挤进了代表团里。”乔世良有意地把挤字咬得很重。 只见周矿长的脸色铁青,腮帮子上的肌肉一条条起伏着。  
《夺标》第三章21
省城的火车站里,人群熙熙攘攘的。 托马斯手里拿着一张报纸,穿了一件中式服装,坐在一个卧铺的车厢里。来往的人从他旁边经过的,大都不太注意到他。 张雪出现在站台上。她四处小心地看了看,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在人群人躲闪着。 托马斯把报纸放在的膝盖上,手里拿了一个汉英辞典一边翻动着,一边嘴里念念有词地嘟囔着。 突然,一双手套扔到了他的报纸上。 他抬起头来,只见一双明亮的眼睛微笑着在看着自己。 托马斯有点情不自禁地站起身来,想拥抱一下女人。 张雪躲开了。 托马斯表情有点尴尬。 张雪见状,用手在他的胳膊上碰了一下,说:“你能理解身后老是跟着一双眼睛的感觉吗?” 托马斯有些茫然地看着张雪,不解地问:“眼睛跟在身后?” 张雪想说什么,犹豫了一下,说道:“算了,你不清楚。” “到底是怎么回事?”  
《夺标》第三章22
在东方广场的地下商场里,托马斯和张雪说笑着走来。 走过上次托马斯和哈莉娜经过的那家法国时装店时,张雪眼睛一亮。她对身边的托马斯说:“那边有个书店,你先去看看书,我一会儿到那里找你去。”说完,她侧身进了那家时装店里。 像很多女人一样,她看上了一件十分漂亮的上衣。张雪拿着那件衣服,对着镜子左右地看着。 一个声音响在了她的身后:“你们今天来买东西是讨到便宜了,本店只是在这一小段时间里实行八折优惠。平时你来这里,还没有现在的这种价格呢?” 上次托马斯和哈莉娜见到的那个售货员又从张雪的身后凑了上来。 张雪看了看那件衣服,轻轻地摇了摇头。 见状,那个售货员走到另外一个衣架上,取下了一个毛绒绒的帽子,递给了张雪,说:“这个帽子是巴黎设计师最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