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页)
甚至,他本人后来也被变相扣押。
国民党征集“救济特捐”支撑内战,筹款目标无法达到,变相扣押他8小时,最后被迫出钱才赎回自由之身。
当局已把当年的“亲密朋友”当成重点打压的对象,他及其集团的伸展空间大为压缩。
他悲哀地看到,昔日左右逢源,一呼百应的黄金时代的确一去不返了。
也不是人人都改便衣。
中国人和日本人那时候长相差别不大,外观区别可不小—中国人普遍瘦而高,日本人普遍矮而壮。
中国人喜欢往地下蹲,日本人喜欢弯腰鞠躬。
便衣队要求很高,个儿太矮的不要,镶金牙的不要。
肚子大的不要,脑子傻的不要。
反正是一通挑选,野村大尉和其他二十几名聪明伶俐的日军入选。
二.
日军很快发现八路军比国民党正规军更难对付。
八路不和日军硬碰,甚至不集中大部队,只是如同破裤子缠腿,几个回合下来,日军大感头疼。
集中兵力下去*,八路隐藏于人民之中,看不见又无处不在,抓住机会就是一击,你打他是无踪影,他打你是一阵风。
这样越打越多,日军损失惨重又赶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兵力不足,气焰一下就下来了。
向八路学习游击战和明治维新显然不同,不能真找个八路来教吧。
一来八路大概不肯教,二来怕八路“狡猾” 。
教着,教着把皇军带进伏击圈去怎么办?
青木大佐所在的独立*联队只得在作战中注意收集八路军的相关刊物,资料文献等物,由师团组织分析。
并开始在日军中根据八路军的作战特点进行相应的训练。
为此还进行了大“当量”的山间徒步行军训练。
因为华北日军从开战以来一直有对汽车公路依赖的毛病,如果真打游击战,这肯定不行,要学习八路翻山越岭的本事。
增援作战中日军不用汽车,用徒步行军长途奔袭,避开了八路对公路的封锁,已经有了点儿徒弟打师傅的影子。
日本人办事认真是个优点,便衣队弄了两个汉奸当教练,封闭训练,举止神态都要学中国人,便衣队内部都不许说日本话。
这俩汉奸一个叫杨建康,一个叫冯德平,平时对日军极为恭顺,日本兵都说他们是“皇军的朋友”,教起鬼子来非常用心。
不久,日军就认为侦察队可以出动了,打算偷袭附近的八路军。可没想到第一仗就被打了埋伏,侦察队被轻易识破,二死一伤。
日军马上彻查原因,检查下来啼笑皆非。
原来,日军为这些便衣队员配的服装都是从城门口当地老百姓那里弄来的,五花八门,穿上活像山东农民,但是,却给每一个日本兵配了一顶统一的瓜皮帽!
于是,八路就看见一群衣衫褴褛的“农民”,鬼鬼祟祟走来,人人头顶一崭新的瓜皮小帽—捡粪的还买得起瓜皮帽?
要说还是有些效果的。比如,日军总结,进行游击战,最好的战场是山地,要准备放弃城市,撤进山区和盟军周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十五章。必然覆灭的命运
一。
十六七岁,正是人生的花样年华,这些孩子们本来应该坐在教室里学习,应该在场院里嬉戏,应该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应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有益的贡献。
可是他们为什么会走上硝烟弥漫的战场,用自己年轻的血肉之躯去充当军国主义无谓的战争炮灰呢?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视死如归”完全是出于“自愿”,出于强烈的“忠君思想”。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作出如此愚昧,疯狂的选择呢?
虽然最初的特种部队都是被他们的上级直接要求自愿执行这种任务的,但后来队员们还是被要求填表声明他们是否愿意执行这种任务,绝大多数队员都说他们愿意。
然后,那些明确表示愿意执行任务的人从中央司令部接到“特种部队命令”,然后他们必须出发。
这些命令通常都写在基地的布告栏上以供所有人阅读。
因为知道他们的生还机会微乎其微,所以当时他们一心想着应该抓住一切机会阻止敌军进攻重要目标,这样他们才不会白死。
最具吸引力的是自愿者在经过两三个月的训练之后就有机会上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