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1/4 页)
报工作。
“我原来是教中文的,因为历史原因而从政了,不过我一直在研究《红楼梦》,它涉猎的范围很广,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传世之作,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上至皇妃国公,下至贩夫走卒,都得到了生动的描画。它对贵族家庭的饮食起居各方面的生活细节都进行了真切细致的描写,对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车轿排场等等描写,都具有很强的可信性。它还表现了作者对烹调、医药、诗词、小说、绘画、建筑、戏曲等等各种文化艺术的丰富知识和精到见解。并且通过对这个封建大家庭的由荣到衰,向人们阐述了具体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它代表的不是一个特定的时代,而是整个的封建王朝的缩影。”老爷子意味深长的说。
老爷子一番精辟的开篇让王光有些目瞪口呆,人家这才叫研究。他那是浏览,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感想,但没有办法,还的赶鸭子上架,只好把这些天胡乱看的东西揉到一起胡说。他仓促的回答:“我还小,对《红楼梦》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有很多的我也理解不上去,比如它里面表达的世界观等,我更多的是对里边爱情观有一些感想。”
“那你说说对黛玉的看法?”老爷子问他。
“林黛玉是个悲情人物,但她的结局并不是悲剧,她虽然因情而死,不过就是她能嫁给宝玉,也不能阻挡她必将死亡的命运,因为她本身就有病。我认为书中更多的是让黛玉扮演了一个角色,一个敢于向封建传统世俗的婚姻观挑战的女性。刚到荣国府的时候,她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察言观色;但后来就越来越不注意了。爱上了宝玉以后她更是敢于反抗,敢于革命,在荣国府众女子中比较敢唱反调,基本充当的是对包办婚姻的反对派。”王光把这几天看的书和自己的心得总结后说,其实他也是有很深的寓意的,相信老头子听的出来。
“那你对宝钗的看法呢?”老爷子继续问他。
“薛宝钗应该是封建社会女性的代表人物,她具备了儒家思想里所有的美德,但我并不喜欢她,过去男人讲究功名,讲名气、讲地位。而薛宝钗同样讲社会地位、讲财产、讲权力。她生来就是为了贾宝玉这样的人准备的,所以林黛玉不管怎么样都争不过她,因为那是那个社会的现状,谁都没有办法改变,尤其是在贾府。我最反感的就是结尾时她因为怀孕而感到欣慰,无非是她的孩子能继承偌大的家业罢了。”王光直白的讲出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 斗智斗勇(下)
“那你对王熙凤呢?”老爷子有点来兴趣了。
“应该说我对王熙凤的看法还是比较好的,她是荣府的大管家,实际的当家人。她最后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一权利有限,二她理财有问题,不怎么节约,老叫鸳鸯偷贾母的东西去当。不过她最大的缺点就是良心不好老害人,这点我有点瞧不起她,一个当家人应该心胸宽阔,能容人才行。”
“不知道你怎么看贾宝玉这个人物?”老爷子挑战的看了王光一眼说。
王光想了一想说:“我认为《红楼梦》里最可悲的人物不是黛玉,而是宝玉。”
老爷子饶有兴趣的看着王光问:“我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说,为什么?你说来听听!”
“可能大多数的人都同情黛玉,说实话,我也同情他,但仅仅是同情,我却为宝玉悲哀。宝玉最大的悲哀就是,他的欲求具有重‘女’”而轻‘经济’,重‘自由’而轻‘功利’,重精神而轻物质的特质。这样的欲求有违于他所处的社会阶层的期冀与要求,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之下呈现出鲜明的边缘性,使他和他生活的社会显的格格不入。他不仅丝毫无意于立身扬名、治家经国,而且他对那个家、国已经彻底绝望,并走上背叛的道路。而宝玉的众封建家长却希望他功成名就而继承家族事业,对他只想着儿女情长的行为是深恶痛绝。
我对宝玉的看法谈不上很全面,我欣赏的是他的叛逆性格。是由于受大观园‘女儿国’的影响,宝玉从小就热爱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宝玉的这种崇拜女性的性格特点,是和他身上的整个叛逆精神一致的,他七八岁时就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封建社会是’男尊女卑‘,而宝玉竞翻了个过儿。
所以我为宝玉悲哀,他是个‘博爱’的人,他的‘博爱’包含了对弱者的不幸和痛苦的同情和关切。惟其‘博爱’,所以‘心劳’,他对封建礼教、封建爱情、封建卫道士进行抗争,最后他还是失败了,他选择的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