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1/4 页)
想了想,他和胡楚元问道:“莫非是真无别的办法?如今的山西商行已经是越办越好,如果山东也自办一家商行,北洋商行的生意可就是快要没法子做了。”
胡楚元轻声的冷笑,道:“那就只能怪盛老板无能了,我也没有心思管那些事,光是福州船政就够我操心了。”
李经方呵呵一笑。
稍加思量,他索性不谈那些烦人的事,又和胡楚元笑道:“胡大人,你我祖籍都是安徽,咱们不妨推开天窝说亮话,只要是照顾安徽人的事情,家父都很乐意置办。近几年里,大人不断资助了很多徽州商人,不少人都因此在上海发家致富,确实是令人欣喜。家父想在天津大加置办一栋徽州会馆,招揽徽商到天津经营生计,咱们徽人在京为官的人多着呢,其实也能相互关照的。”
他这番话的意思在明显不过,就是要拉拢胡楚元,即便不能投奔淮系,双方也别继续这么争锋相对。
李鸿章是看出来,就凭盛宣怀的那点本事,想在生意场和胡楚元折腾,实在是太嫩了点。此外,在留美幼童、铁路等事件上,都是胡楚元先和他保持一致,进而影响左宗棠改变长久的湘淮对立态度。
只凭这两点,李鸿章就觉得和胡楚元还是有可能合作的,再通过胡楚元的态度来牵制左宗棠,这也不失为一招妙棋。
胡楚元以前真的没有想过,一旦他拉起徽商的大旗,某种程度上,李鸿章也是一个受益者。
他们两个人部得沾着这个“徽”字的光,才能在政坛和商场上建立各自的体系。
想到这里,胡楚元就微微点头,道:“确实是这样。”
多的话,他不方便说。
双方都还是在试探的阶段,晚上,李经方和严信厚就先告辞离去了。
等他们一走,胡楚元给左宗棠发了一封电报,详细的将这个事情说了一遍,大体的意思是先拿下织布局和轮船局再说,后续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
对此,左宗棠也是同意的,如果能将手伸入天津,显然也是有利可图。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义的关系网
过了两天,叶同光等人也从上海抵达福州,在福州船政衙门隔壁的大公馆建立起新的总信房和帐房,也就是将胡楚元生意上的检查和决策中心转移到了福州。wWw、
这一次,胡楚元再回到福州就是要一门心思的运营好中国的茶业,一天做不好,他就一天不甘心,死也会不瞑目的。
信房的人选不可能有第二个,当然是颜士璋,排在后面才是缪荃孙、顾家相。
帐房的工作主要是由叶同光、杨鸿宾来做,他们的能力是肯定没有问题,可有些帐也不能让他们知道,陈善元可以查一些,但不能天天查。
想来想去,胡楚元决定将潘丽美从杭州丝厂抽调出来。
在杭州丝厂建立后,由丝厂和地方乡绅商人在杭州各县合股置办小丝坊,全部采用新式的1200孔江南织机,培养了三万多名熟练织工,日产上等杭绸百余万丈。
正是在杭州丝厂的带动下,目前的杭州已经成了江浙丝业的缫、染、织中心,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丝绸集散地。
在整个过程中,潘丽美就是见证者之一。
她本来就是个聪明的女孩子,在杭州丝厂锻炼了三年,她也真学到了很多本事。
每次回杭州,胡楚元都会去一趟杭州丝厂,也在期间见过她几次,而她给胡楚元的感觉确实是越来越精明能干了。
总之,这三年的锻炼是值得的。
胡楚元想过了,将潘丽美调回来专门处理丝业上的帐目,同时负责收集日本和世界丝业的各种信息,叶同光负责商行和钱庄,杨鸿宾专门负责茶业,陈善元则只负责军火上的帐目。
各司其职。
至于裕丰社的帐,他自己过问,不用劳烦别人。
做了这个决定,他就让人发电报将潘丽美抽调到福州的总帐房里。
也就是在这一天,李存义回来了,请了几个连胡楚元都听说过的一些知名高手,最有名的莫过于刘奇兰、程廷华、王正谊三人,其余张景星、黄土海、李书文、王中泉、张占魁等人也非等闲之辈。
程廷华是八卦掌的直系传人,王正谊就是传说中的大刀王五。
刘奇兰是李存义的师傅,自然要来助阵,程廷华和李存义是同乡至交,李存义的八卦刀法就是程延华代师董海川所传。
王正谊是受程廷华所邀,闪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