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第1/4 页)
嘉德城。
清乾隆年间在达坂城山口修筑的新城,用于屯田驻兵,这是新疆西部向东部跨过去的咽喉之地,两侧山峦高耸,唯独中间有一道千余米长的断裂口,形成一个山谷,日常的山谷风都能达到五级。
飞沙走石。
炮火轰隆不断,整个嘉德口都在不断被轰炸着,连绵的火炮狂扫不止,几乎要将整个山谷口都填平,黑色的浓烟在狂风中滚卷着,铺散开,笼罩着整个山谷。
嘉德城早已被炸为平地,剩下的只是无数断壁残垣。
李开邺就守在这里,原先在这里驻防的绿营兵一听说甘军大败,立刻疯狂逃窜,将嘉德城里能抢能砸的东西部带走了。
李开邺来的及时,火车正好经过,立刻带人冲下来,架起机枪就一阵扫射,几分钟内杀了数百人,连带着将驻防的参将也击毙了,这才将那些绿营兵全部压制住。
可没过多久,董福祥也带着残兵败将逃了过来。
叶尔羌部的炮火连绵不断的轰炸着整个嘉德关,已经将这里夷为平地,李开邺早有预料,但也只能死守,这里毕竟有山谷口和高地优势,只要合理开挖战壕和散兵坑,守住山口是不难的。
在东南侧背山的一片被人遗弃的平地吉城里,李开邺在这里设置了临时的指挥部,调动手中的湖广兵团第一师死守关隘。
董福祥连续遭遇大规模的溃败,手中的兵力已经从三万余人骤降到七千人,暂时还只能在山谷后面重新整顿,另外抽调一些兵力负责搬运物资。
绿营兵虽然也有一千余人,但更加无用,只能用做工程部队,在后续的地带继续负责挖掩护坑和战壕,埋设地雷之类的。
李开邺已经习惯了那种连绵的炮火声,比起龙川战役,这一次炮火力量并不算是更强。
他在心里嘀咕着几件事,电缆是怎么被发现,又被人挖断的,铁路又是谁炸断的?
看来,叶尔羌汗国在整个新疆都有余党和间谍。
这么一来,董福祥连续大败,似乎也在合理之中。
湖广兵团第一师是三团一旅的配置,近两万人,单独配备一个炮兵旅,火力强劲。
可惜,李开邺来的太急,整编旅装备的155mm口径榴弹炮和三个团下属炮兵营的122mm口径榴弹炮都没有带,只有备营内部配备的75mm口径榴弹轻炮。
这样的火力完全不能和对手相比。
只凭耳朵听,李开邺都知道对手拥有122mm口径和150mm口径榴弹炮,后一种炮很少见,克虏伯生产过,法国和俄国也装备了一些,但也都是20年前的事。
150mm和155mm口径恰好处于两个弹道计算差距的分别,后者的射程远比前者大,威力也更大。
所以,150mm口径的榴弹炮很快就被淘汰了。
李开邺在脑海里盘算着局面,心里愈发清楚一一俄国入和法国人将很多淘汰的重装备都给了叶尔羌汗国。
他就在山口上听着炮声估算着,大约推测对手拥有两百余门150mm口径的榴弹炮,140余门120mm口径的榴弹炮。
这么一算,对手至少拥有四个炮兵师,这么大的规模……如此快的就冲了过来,唯一的解释就是利用了铁路,或者是至少有两个师已经提前向着达坂城布置,结果……董福祥撤的太快,居然抢在对方拿下嘉德关之前逃过了封锁。
李开邺还相信,对手暗中也有一套电报线路在指挥整个作战。
这不是叶尔羌部这种游牧民族的部队能干出来的事,真正指挥整个大局的人肯定不会是哈萨克人和维吾尔人,要么是俄国人,要么是日本人。
李开邺心里还有另外一个疑问,火炮容易搞到手,数量再多也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些还算凑活的炮手是从哪里来的?
他断然否定一点,日本人和俄国人不可能派自己的炮手过来……十之**是法俄日三国在中亚培养扶持的结果。
他取出一枚怀表,不断掐算着对手两轮火炮之间的速率,配合他对150mm口径火炮的了解,连续掐算了几次后,他愈发相信,这些炮手的能力一般。
前后推算,大多数的炮手只临时培训了几个月,最多不超过一年。
这么一算,事情应该是发生在叶尔羌汗国分裂自立之后的事,那就容易解释了,多半是法国一看有利可图,开始大力扶持和资助叶尔羌汗国。
在法俄日三国同盟中,似乎只有法国能轻松的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