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不是这个剧本内在的优点。
但是格雷厄姆对文学的热心是强烈的和真诚的,而且他还找到另一个途径——翻译来作出他的奉献。他用英语译出的拉丁诗(同事们肯定地对我说)是十分受人器重的。他还翻译了乌拉圭作家马里奥·贝内德蒂的小说《停战》。虽然没听说他正式学习过西班牙语,但他的语言天才使他的翻译达到了专业的、可以出版的水平。贝内德蒂的小说描述一个50岁出头的会计师,正在考虑退休。他早年丧偶,扶养了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儿女们和他住在一起,但对他不亲热。有一个儿子离家出走,另一个气呼呼地拒绝与父亲讨论生活问题。这个会计师只能同女儿进行适当的讨论。最近受雇成为他的下属的一个年轻妇女闯入了他的老年生活。使他惊讶的是,他对她产生了好感,更使他惊讶的是,她也对他有了爱慕之心。他为她造了一幢公寓,虽然部分时间她仍住在父母亲家。(她的母亲知道他们的恋情,没有表示反对。)他们俩过得很幸福,但是说话、行动都很谨慎。他对女儿(她已成为女主人的可靠朋友)仍什么话都说。最后,主人公的退休日子到来了。小说的悲剧结局是,这个年轻的妇女突然死于心脏病,使得可怜的会计师第二次成为鳏夫。
这位主人公的处境和格雷厄姆本人的处境似乎有些类似,特别是在与年轻的妇女相爱方面。与他的第一任妻子海兹尔离婚后,格雷厄姆曾与一个年轻漂亮的妇女卡洛尔·韦德发生过关系,导致一段短暂婚姻的建立,但结果不如乌拉圭作家笔下会计师的婚姻那么动人。这次再婚使格雷厄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某种紧张。但是格雷厄姆后来与埃斯特尔·梅辛的结婚(她生下了小本杰明)以及最后与玛洛的关系消除了这种紧张。
贝内德蒂小说中令人感到与格雷厄姆的生活有类似之处的一个细节是关于会计师工作习惯的描写。这个细节使人想起格雷厄姆受雇于洛夫勒电话工厂的情景(见第5章)。这位会计师的大部分工作是很呆板的,他用“想别的事情,甚至自言自语做白日梦”的办法不使自已产生厌倦情绪。在洛夫勒工厂,格雷厄姆解决工作枯燥问题的办法是默默背诵古典诗歌。有时候他情不自禁地把诗句大声朗读出来,结果使得老板十分恼火。也许此时此刻他的感情是与贝内德蒂的主人公相同的:我仿佛分成了两个人,两个不同的、矛盾的和独立的人。一个人对工作心中有数,完全掌握了工作的要诀,始终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有把握;另一个人耽于空想、极度兴奋,充满了遭受挫折的热情,虽然愁肠百结,但是过去、现在和将来他都需要追求欢乐;他心不在焉,对于在什么地方写字、用八个月里会变黑的蓝墨水写些什么内容都不关心。
不管格雷厄姆和小说中这位乌拉圭会计师之间在主题上有什么关系,格雷厄姆的翻译质量是无可否认的。他翻译的古典诗、法国诗和德国诗以及他自己写的诗歌使用了维多利亚时代雅致的措辞风格,是无与伦比的。他的散文读起来简洁流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贝内德蒂的简单故事的精华。
把“生活”和“工作”,“私交”和“专业”,“感情”和“思想”等区分开来,是格雷厄姆一生中念念不忘去做的。尽管他没有钻研过弗洛伊德①的学说,但在晚年他越来越寻求聪明地对待感情,以便同他用经济和金融的方法理解世界的水平相称。这种探索部分地导致他对异性和家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根本上说,他一直是个“明事理、才华横溢和感情内向”的人。但他的所有三个尚在世的儿女证明,格雷厄姆是个够格的父亲,虽然在他的和他们的各个生活阶段,为人父的程度和质量不尽相同。至少他始终是认真的、负责的,不只是养活孩子就行了。他不仅在经济上是慷慨大方的,而且与成长中的儿女一起从欣赏文学和音乐以及进行体育运动和旅游中分享乐趣。他尽最大努力做一个“了不起的父亲”,特别是对待处在他十分重视的青春期的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更加关怀备至。
格雷厄姆在一生中不仅能够向书本学习,而且能够从个人经历,特别是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他的性格中的缺点能够得到纠正。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西摩·查特曼①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创始人。重要著作有:《释梦》、《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论》、《恐惧》等。——译者
译者的话
本杰明·格雷厄姆(1894—1976)是美国著名的“现代证券分析之父”。本世纪20年代,他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