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0年代经历的经济低迷印证了一点,如果私人部门开始去杠杆化,也就是减少赤字,它将加剧而不是减轻经济危机。这就是凯恩斯所称的“节俭的悖论”。为了走出经济衰退,货币的数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消费,凯恩斯在1936年时写道:“杯到嘴边还会失手,世事难料。”
结论
对凯恩斯而言,这很简单。他也许并不一定能预测金融危机的爆发,事实上他不认同经济生活是由可预测的事件构成的,但他一定会料到经济危机是会发生的,特别是当政府在危机酝酿时没有竭其所能去避免它,而是任由其自然发展,危机很可能就真的出现了。一个有灵性的经济应该建立起一套预警机制,以防金融风暴的袭击。过去30年主流经济学所推崇和促进的一套体制,使类似的金融风暴很容易发生,而且一个世纪中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这是因为我们存在着认识误区,我们相信,所有的风险都可以被准确地估价,所以金融市场会自我调节到最优状态。那些挑战自由市场论政策的新凯恩斯主义者无法在两派辩论中胜出,因为他们接受自由市场论者的基本前提:在经济学中,逻辑为纲。但应该是什么样的逻辑呢?现在该是大师登场的时候了。
。 想看书来
博学的天才(1)
1883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出生在剑桥的一个书香世家,正值这座学府处在文明的鼎盛时期,他的圈中好友包括摩尔、伯特兰·罗素和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等当今最著名的哲学家,凯恩斯还和剑桥的一个另类文化圈“布鲁姆斯伯里团体”结缘,布鲁姆斯伯里团体中有很多作家和画家,凯恩斯和他们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当时的英国社会正从维多利亚时代向爱德华时代过渡,凯恩斯赶上了学术思潮涌动、性意识觉醒的时期,同时他还心怀极其务实的志趣。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凯恩斯开始积极拯救他并不特别推崇的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凯恩斯认为这一制度是可以使社会文明得以延续。他总是清醒地意识到,追求财富只是手段,不是目的,人类的目的是“明智、愉悦和幸福地”生活。他对经济学也并不热衷,希望有一天经济学家能像牙医一样有用。1在他的芭蕾舞演员妻子莉迪亚·罗珀科娃眼中,凯恩斯“不只是一个经济学家”,以上这些可以证明这一点。凯恩斯自己也觉得“他的世界观”滋养了他的经济学,使他对人类本性的理解远比经济学家研究的“经济人”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事实上,凭借着他广泛的兴趣和丰厚的学养,他是投身于经济学研究中最为优秀的非经济学家,正因为此,他是伟大和脆弱的结合体,他把对当时社会动荡时期人类行为的一系列深刻的洞见付诸于他的经济学研究,但是这些见解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被纳入这个学科的核心,所以他的思想很快就被逐出这个学科的领域。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思想越来越具有创造性,他的生活方式更接近社会习俗。1946年他因心脏病辞世,为他的国家贡献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对市场运行的理解反映了他个人作为投机者和投资者的经历:在这方面,他很像乔治·索罗斯和沃伦·巴菲特,当然,对市场的理解并不是建立在直接的经历之上的,凯恩斯非常擅长借助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数据”,建立市场体系实际运行的理论框架。和纯理论家截然不同,纯理论经济学家对混乱的现实视而不见,而是将沉思的目光聚集在他漂亮的模型上。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凯恩斯坚持认为他的假设应该越接近现实越好,而在其他一些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模型的优点在于他们假设的非现实性。凯恩斯是一个非常脚踏实地的人,他天生就有一个公务员所具有的必备素质,他曾在印度事务部和国家财政部工作过好几年。他在政府部门的表现最主要的特点是他有能力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很多理论是为了解决当务之急而临时凑合的,凯恩斯的理论思考总是可以被纳入紧凑的行动计划中,穿插在现有的政府制度中,所以不必在对既定的实践或者更不如说既定的社会秩序——造成剧烈冲击的情况下就得以实施并且奏效。很少有人注意到凯恩斯是一个哲学家,他的经济学著作充满着哲学智慧的光芒,他所思考的经济生活,其目的和意义都是围绕着伦理。和其他经济学家一样,他具有科学家和布道者的双重人格。所以,凯恩斯在为当代经济问题把脉、诊断和开具药方时,充分结合了他的各种非凡天赋。
他是一个怎样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为他的导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写悼词时曾有这样一段文字:
博学的天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