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页)
上的第一座外国国王墓浡泥国王墓;还有,世界上最长的风水城墙明城墙、蒋介石的自选墓地……所以,连毛泽东都将南京的“风水八字”写进诗中:“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
说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会问,什么叫风水啊?这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也是笔者小时候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这个看起来神秘莫测、复杂玄奥的概念,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又客观的问题。
风水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历史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有关环境与人文的学问。
它还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建筑美学。古代贤哲在建筑实践中,处处追求美的效果,从住宅到宫殿,从坟茔到陵寝,都体现了美学思想。许多经典的风水杰作,都体现了“天人相类”、“万物归一、 ”“天人合一”的意境。从这个角度说,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意义非同寻常,影响甚为深远。
风水定名应该始于东晋的郭璞,它还有一个学术上的名词——“堪舆”;早期亦称“阴阳”,汉代多指“形法”,唐代则呼“青囊”、“青乌”,宋代形象地叫“地理”,等等。
“风水术”,是在风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学科,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环境的主观评价体系和建筑(阴阳宅)选址依据,即所谓堪舆理论。其基本的评价标准是:“左青龙”、“右*”,“前朱雀”、“后玄武”;本质是避“风”,藏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前 言(2)
“水”,根本是一个字——“气”。堪舆理论的存在,是中国古人最先提出环境保护概念的标志,是中国古人注重环境保护的最有力证据,进而证实现代西方人所谓“中国人没有环境意识”一说,是地地道道的谬论。
“风水先生”,是对懂风水,又通晓其道的专业人员的俗称,还有形法家、相地师、地理先生、阴阳先生、墓师等多种称呼。因为早期行道时这些人常常背着一只黑布袋子,内放罗盘、占卜工具等物,又有“青囊居士”的别称。其职业特征是“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从古至今,民间许多对风水一知半解的
“风水先生”以招摇撞骗为生,使风水背上了“迷信”的恶名。“风水宝地”,是风水先生依据风水标准,选择出来的自然环境和景观俱佳的地方。最佳之处就是所谓的“龙穴”,一般帝王陵、皇宫所在地,便是古人眼里公认的风水宝地。
风水在中国有三千年的历史,但自从近代中国在世界竞争中落败以来,中国人开始全面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风水等被打上“文化糟粕”的标签。如今随着国家的复兴,人们开始重新寻找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但这个过程仍然充满争议,对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一直不断。
20世纪 50年代开始,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遭遇人*炸、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危机,相当一部分西方学者把目光投向以“天人合一”著称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中医、风水的价值被“重新发现”。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大会”,北京大学环境学院于希贤教授被邀请作题为“风水,中国的和谐文化”的讲座。近年来,国内建筑学、国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一些科学家,越来越多地对中国的风水文化形成了以下共识: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都城、园林、庙宇、寺观,王府、民宅,皇帝陵寝以及普通坟地的修建,无不渗透着风水原理、风水信仰。由风水理论指导建造的无数名胜古迹,不仅形成中国文化的泱泱景观,许多还成为建筑文化的瑰宝。
——风水在人居环境的选择、营造、调适方面的经验总结,许多都能够为现代科学所解释,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环境景观学、自然生态建筑学、天体运行方位学等现代科学的原理明通暗合,甚至有些存在惊人的相似。
——风水之所以能经久不衰,除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解决世俗民众的选宅、择居等实际生活需要外,对困苦劳顿的世俗民众来说形成了类似于宗教性质的人文关怀。
2005年 8月 10日,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下发建文办 200577号“关于成立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建筑风水文化专家委员会的通知”,第一句话便是:“建筑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强调的和谐、循环、平衡等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正面肯定了建筑风水文化的价值。同年,南京风水培训班在全国掀起波澜,在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