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3/4 页)
,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会后不久,又补为政治局常委,从而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王明上台后,把党内早已存在的教条主义推到了极致,并由此开始了对全党长达4年之久的“左”倾统治。
9月15日,中共中央成立临时政治局,年仅24岁连中央委员也不是的博古被王明钦定为总负责人,成为王明在国内的代言人。年轻气盛的博古,细高的个子,戴一副黑边近视眼镜,无论写文章还是做报告,言必称马列,颇有一副傲视群雄的“理论家”派头。他成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和教条主义政策的坚定执行者。他一上台,就提出一条“夺取中心城市,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左”倾冒险“进攻路线”,强令苏区党和红军执行。
此时,毛泽东和朱德正在率领红军全力进行第三次反“围剿”。临时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和红军总前委写信,要求苏区必须迅速扩大根据地,必须向外发展,必须占领一、两个大的城市。
在如何贯彻中央的指示方面,毛泽东和中央派来的代表团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中央代表团认为,苏区应根据中央指示,迅速扩大根据地,乘胜夺取中心城市,如赣州、抚州、吉安,然后扩大战果,实现革命在一省数省的首先胜利。毛泽东则坚持把打中心城市“放在脑后”,或者说“比脑后还要后,叫做放在屁股后”。毛泽东态度极其坚决,毫无妥协之意。后来毛泽东谈到过这段历史,他说:那些老爷们恨不得第二天早上就把国民党打光,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双方意见不一致,1931年11月初,苏区中央局召开了赣南会议。
赣南会议为毛泽东扣了“三顶帽子”:一是“狭隘经验论”;二是“富农路线”;三是“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在新成立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毛泽东仅仅是个委员,同时取消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职务。此后,毛泽东改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对于在军事方面有过人之处的毛泽东,不让他指挥部队打仗,却让他在后方做政府工作。
1931年12月底,周恩来从上海来到瑞金,正式履行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职务,成为中共中央苏区的最高首长。周恩来一到瑞金,就去看望了毛泽东,并和他促膝长谈。毛泽东深知敌我双方的力量悬殊,告知进攻中心城市势必失败。周恩来觉得毛泽东言之有理,便复电临时中央。临时中央仍坚持至少在抚州、吉安、赣州三城之中择一而攻。
毛泽东不赞成打赣州,并根据以往攻打赣州的经验指出:赣州是敌军必守的坚城,三面环水,红军技术装备差,很可能久攻不克,于我不利;即使要打,也只能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术。朱德也不赞成打赣州。但是,多数与会者包括周恩来在内执行临时中央指示,主张攻打赣州。尤其是从前线回来的主要指挥员彭德怀提出:“保证二十天打下赣州”。于是,中央军委发布攻取赣州的军事训令,并任命彭德怀为攻赣前敌总指挥。
无奈的毛泽东向中央请了病假,到瑞金郊外东华山休养去了。临行前,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对毛泽东说,“照顾全局,相忍为党”。
这次打赣州,红军虽打得很英勇,但仍然久攻不下,反而被敌人援军团团围住造成严重危机。周恩来遂命项英赴东华山请毛泽东下山,火速赴前线决策。毛泽东顾全大局,停止休养,带病冒雨下山,日夜兼程,赴前线决策解围。同时致电前线,建议大胆起用作为预备队的红五军团。当毛泽东赶到赣县江口前线指挥部时,朱德告诉他:按照你在瑞金复电的意见,把预备队红五军团拉上来,杀向敌军,红三军团被围困的师已经解围脱险。
在周恩来主持召开的中共苏区中央局江口会议上,针对仍有人主张继续强攻赣州,毛泽东发话了:“对于赣州,进则攻坚不利,久攻不克已成事实;胜则不易固守,敌军卷土重来,我军无回旋之地。赣州是座只有骨头没有肉的孤城,不必再去‘啃’啦。这包袱让蒋介石背去吧!”这时再没人主张打赣州了。
1932年6月中旬,周恩来召开中共临时中央和苏区中央会议,决定恢复红一方面军建制。7月25日,周恩来与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联名致电中共苏区中央局,建议取消政府主席一职,改设总政委,由毛泽东担任。但是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后方的中央局成员不同意这一建议,坚持任命周恩来为总政委。周恩来又以个人名义致函中共苏区中央局,说明毛泽东“以政府主席名义在前方,实在不便之至”,“泽东的经验与长处还须尽量使他发展”。周恩来强调:“有泽东负责,可能指挥适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