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马云正传 评论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他有拿破仑一般的身材,也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语
阿里巴巴在英国很有名,他们正在改变全世界做生意的方式。
——英国前首相 托尼?布莱尔
我们在中国投了很多互联网的公司,包括百度、携程等等很多的公司,居然我就把马云给漏掉了,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美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熊晓鸽
马云和我一样,都是具有幻想主义的实干家,马云的阿里巴巴在中国就是互联网的蓝海。
——分众传媒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江南春
他穿着夹克就进来了,拿着半张纸,脑袋瓜晃来晃去的。其实我对他的模式不是很懂,但我是看人的。
——吴鹰
在我看来,如果说杨致远是互联网领域里第一个世界级的华人企业家,那么马云就可能是下一个。杨致远是商业的天才,他发现了互联网搜索的价值,而马云则是天才的商人,他把一团让人手足无措的乱麻织成了一匹锦绣。
——财经作家吴晓波
马云不是个帅男人,我看中的是他能做很多帅男人做不了的事情。
——马云夫人 张瑛
马云正传 作者序
第一次和企业家马云“零距离”接触,还是在两年前。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是2006年7月26日。
在那个酷热的下午,我们如约来到北京市西大望路1号温特莱中心。这个地方,是阿里巴巴旗下公司雅虎中国的总部。我们一行人到了以后,马云特地到会议室把我们迎到他自己的办公室。我们到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吃完午饭,马云迎接我们的时候还特意强调,“我们边吃边聊吧”。有意思的是,等马云和我们一起进了他办公室后,马云发现放在办公桌上刚刚吃了一点的饭菜已经被属下收走了。马云不好意思地自我解嘲了一下,“你看我们员工办事效率多高啊”。
马云就这样饿着肚子同我们聊。和马云聊天,非常轻松,刚见面就像老熟人一样,很自然,很亲切。那次见面,我们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而马云给我们的名片也很有意思,名片上没有任何头衔,只有简单的几个字——“阿里巴巴集团马云”,尽管谁都知道他是阿里巴巴的“一号人物”。
那一次,我们说要为他写一本书,马云有些不好意思,他说自己还年轻,今后的路还很长,还谈不上成功,而写书却是很庄严的事情,所以现在还没有什么好写。马云说:“我现在倒是犯错不少,也做了不少糗事,等将来退休了或许该写一本《阿里巴巴的1001个错误》。”我们开玩笑说:“我们想把阿里巴巴的经验介绍给大家,也许保存这份资料对您今后自己写书也有个参考啊。”我们大家一起笑了……
时隔两个多月之后,我们再次谋面。2006年9月,我应邀参加首届网商节大会。那天下午我们乘坐的航班飞到萧山国际机场时,已是7点30分。一下飞机,热情好客的“阿里人”直接把我们带到湖畔居茶楼参加阿里巴巴公司茶会。参加那次茶叙的主要是一些媒体人士,还有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后来加盟阿里巴巴集团并担任上市公司总裁的卫哲先生,原和讯网总裁、后来担任过雅虎中国总裁的谢文先生,易观国际总裁于扬先生等人。阿里巴巴集团高管马云、孙彤宇、金建杭等来回穿梭,与嘉宾交流。
马云跟谁都好像老朋友一样,很诚恳、亲切、自然随和,没有一点架子。他走到我旁边与我握手,还给我介绍其他的一些朋友,然后坐下来天南地北聊了好一会儿,临走他双手抱拳很抱歉地说:“实在不好意思,改时间我们再聊。”那次来的客人比较多,作为东道主,他都得招待。由于有几个会议要他亲自去主持,他只得提前离开茶会赶往别的地方。
后来,我很荣幸被中央电视台《赢在中国》栏目推广组聘为顾问,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亲临节目录制的现场。马云连续担任了两个赛季的评委,我亲眼目睹了马云这个清瘦儒雅的“创业教父”如何用他充满睿智、幽默、穿透力的谆谆教诲,令所有参赛选手和电视观众折服。在那期间,我们和马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更深刻的了解。同时,马云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经常报道的热点人物和刘东华社长的好朋友,每年年底的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他必然到场,我与马云也经常在这样的机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