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页)
,是一切权钱交易的基础。但我们同样应该清楚,在那个时代,商人是社会地位最为低微的阶层之一,连自耕农都不如。所以吕不韦要想翻身,比登天还难。然而,吕不韦不仅翻身了,而且一跃上天,成为大秦国实际上的掌门人,这就不得不让人刮目了。
吕不韦的成功取决于他设定的交易路线的正确,这就是“夫人路线”。但这条路线的复杂而精密、曲折而巧妙,足以成为让逻辑学家好好学习的教材。
吕不韦因为精明而有钱,这是他的本儿。但他同样因为精明而不会瞎花钱,当冤大头。后人对于由他而来的成语“奇货可居”理解非常狭隘。这个“奇货”,其实指的是当时净值很低、却有巨大上升空间的货色,如同今天资本市场的“潜力股”。发现这样的股票,需要超常的胆识和巨大的勇气。
吕不韦把交易的标的物锁定在秦国昭王(也称秦昭襄王)的孙子子楚身上。这昭王就是那个反复无常,收了孟尝君的礼,又想把他宰了的人。子楚虽贵为王室中人,却命运多舛。他的爹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他既非嫡子,又无本事,基本看不到前途和希望。
子楚最倒霉的差事,是被秦国抵押到赵国当人质。如果两国关系好,这日子还好过;如果两国关系不好,那就活受罪了。子楚的祖国一点不给他面子,不断发兵攻打赵国,甚至一次活埋了四十万被俘的赵军。可想而知,身居赵国的子楚该多么艰难。赵国虽然囿于“国际条约”还不至于杀他,但好脸色是不会给的,待遇就更甭提。子楚过的是一种落魄甚至就是流浪的生活。
吕不韦在到赵国都城邯郸跑单帮做生意时,看到了靠乞讨过日子的子楚。他立即感觉这是可居的“奇货”。做大买卖的时机到了,他准备投资。
我们不得不佩服吕不韦的眼光和远见卓识。以他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很难结交官运昌隆的权贵;即使要结交,花的代价也很大;即使花了大代价,也只是一次性的帮忙。而结交落难的子楚十分容易,成本也低,危难中援手,子楚自然要感念他一辈子。
当然,吕不韦是商人,不是慈善家。他不会对一个毫无用处的人下本钱的,哪怕他是一个贵族。吕不韦看得很长远,子楚尽管不得志,但他的爹是当时的秦国太子安国君。子楚虽非嫡子,但安国君极其宠爱的华阳夫人却是不能生育。就是说,子楚和他二十多个兄弟都有成为未来太子的希望,而成为太子,今后也就要接班了。吕不韦看中的就是这个。
吕不韦很容易就把子楚钓上钩,两人很快成为莫逆朋友。于是,吕不韦把准备运作子楚为候补太子的计划对他讲了。子楚虽然不信这等好事会落到自己头上,但也没有道理去反对。
吕不韦自然明白这件事的难度,子楚本来就不招他爷爷和爸爸的待见,还长期不在他们身边;加之子楚又穷,既不能时常孝敬老子,也没钱结交权贵为自己说好话。如果说安国君的二十多个儿子都有接他班的希望的话,其中最没希望的肯定是子楚了。
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事情办成,吕不韦只有吐血了。他对子楚慷慨表示:“不韦虽贫,请以千金为子西游,事安国君与华阳夫人,立子为适嗣。”(《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见吕不韦如此仗义,不禁大为感动,跪下来对他说:“这事要是办成了,秦国就是你我两人的!”
对于吕不韦这样的商人来讲,拿出千金,几乎是掏尽了买棺材的老本儿;但要运作这样的大事,这点钱不过是杯水车薪。所以,投资的效益这时就变得极其重要,必须要把有限的资本用在最关键的地方。
吕不韦拿出千金的一半送给子楚,让他用于结交朋友,进行组织准备。自己带着剩下的五百金,西行秦国,准备完成亘古未有的大买卖。
txt小说上传分享
“夫人路线”的经典运作(2)
吕不韦的远见卓识再一次体现出来。他知道,拿这点钱直接贿赂子楚的爷爷秦昭王或是子楚的爸爸、太子安国君,人家肯定看不上眼。真正有权力的人,根本不会缺钱。如果拿这些钱去贿赂诸权贵,等于撒了胡椒面,不够分的,谁也不会领情。吕不韦唯一的选择是“精确打击”。他这次锁定的目标是华阳夫人。
这一步棋非常精妙。华阳夫人极受安国君宠爱,所以她说话肯定好使。而她又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选谁为嗣,与她的利益冲突都不大。更重要的是,吕不韦摸准了华阳夫人的脉,知道她最缺什么。吕不韦并不是带着现金去咸阳的,借着他经商的优势,他用钱购买了大量奇特、好玩的东西。更妙的是,他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