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3/4 页)
嗣,自然要宗室旁枝继位,那位原占尽三千宠爱的皇后最终被气死。
季颂贤虽得了许多后世的记忆,然她到底也是纯正的古人,许多事情也看的透彻,如今想到这些事情,心里只觉一片烦乱。
只是外头还有人等着拜见,季颂贤也不好再多想,她也没叫人进来,一个人换了衣裳梳好了头,等出了门叫了一个丫头跟着去了前厅。
一进前厅的门,便见着几位使臣等在那里,见季颂贤进来都赶紧站起来行礼:“见过太子妃。”
季颂贤微一抬手:“免礼。”
宋怀瑾过来牵着季颂贤的手坐上主位,叫几位使臣坐下,才道:“母亲可有什么吩咐?”
季颂贤一听这话,立时就谨慎起来,听一位使臣道:“女皇叫太子殿下好好准备,早日归国,又说太子妃所写的话本子她都瞧了,在咱们大华很受人喜爱,不知道多少人翘首盼着太子妃归国。”
说到这里,那位女使臣竟拿出好几本书递上来:“臣极喜太子妃的书,这回也带了几本来,能否请太子妃给签个名?”
季颂贤半晌才跟上这几位使臣的思维,看到递上来的书册,虽有几分无语,然还是叫人使了笔墨过来签了名字。
那位女使臣得了签名,喜的无可无不可的,将书收好介绍道:“臣是大华国专司女子事宜的,凡是女子还有妇人有什么为难之事,或者被家人苛待,嫁人被夫家责打等等事情臣都能插手管束。”
“还有这等职位?”季颂贤先是一惊,又从后世记忆中翻出一些片段,半日才恍然,原来,这女使臣竟是担了后世妇联的职责呢。
宋怀瑾握住季颂贤的手细细解释:“因大华立国日短,且许多都是因战乱流落他国的历朝历代中原人士,所以大华国如今男子多女子少,女皇便极注重女子的权益,对女子也很是保护,不仅如此,对于孩子的保护更为严密,除了专司保护女子的衙门,还有专门保护孩子的衙门。”
季颂贤细细思量,笑道:“我今儿也算是开了眼界,原竟是没想着的,说起来,生在大华国的女子和孩子都是有福的。”
这一句话,叫那女使极为欢喜:“旁的人听着咱们大华国的这些事都极为不理解,太子妃竟觉得好,想来定是心胸极为开阔的。”
宋怀瑾脸上就有几分自得:“太子妃心胸自不同凡人。”
另几位使臣见如此,自然明白太子妃必是太子极为看中,并且很满意的,对季颂贤越发的恭敬。
季颂贤又问侯了几位使臣,细细的问了许多话这才借口还有事情离开,将正厅留给宋怀瑾。
季颂贤一走,一位使臣就问宋怀瑾:“不知太子殿下几日归国,臣等也好准备准备。”
宋怀瑾想了一进:“我在大夏的许多产业太子妃已然处理好了,这府邸里的人也都一一问过,还有另外养着的那些个女孩子,竟没有一个愿意留下,都想跟着我们走的,想来要处理这些事情还要一个来月,如此,便定到秋季再走吧。”
那使臣想了想道:“也成,总归咱们的船大,吃水深,海上航行经验也丰富,秋日也能出海。”
另一位使臣面上露出喜色:“太子妃是福大之人,原并不知道咱们大华缺女子,却能想着收养那么些个女孩子,且又教养的那般好,若是带去咱们大华,必受不知道多少人追捧,也算是立了大功的。”
宋怀瑾想着大华的现状,倒也觉得季颂贤实在福气大,许多时候都是错有错着。(未完待续。)
第二三五章 到达
“太太,又有人来拜访了。”
季颂贤听了这话,忍不住一阵头疼,抬了抬手:“又是哪个?”
来回报的丫头轻笑一声:“是河阳郡主。”
季颂贤越发的头疼了,才要说什么,便见又一个丫头进来:“太太,河阳郡主已经走了,不过,郡主留了一些东西说是送给老爷的,还说此去异国路途遥遥,叫咱们小心为上,另外,她还说以后再要看潇湘子先生的大作怕是难了,极为不舍,叫老爷莫要忘了大夏还有那么多人盼着他,想着他呢。”
这话说的,季颂贤越发感觉好笑,摆了摆手:“将东西收好吧。”
那丫头极为为难:“只是如今咱们收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些,怕是带不走的。”
季颂贤揉揉额角:“且等老爷回来叫他去瞧瞧,挑一些喜欢的带走,剩下的,就运到外头分给穷人吧。”
她吩咐一声,就有好多人紧着去办。
季颂贤只觉得很累,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