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暇�煌ǎ�皇辗峙涔こУ昶獭U庑┦略诘笔笔墙掀匠6�沂羌�胀ǖ摹9せ崾堑谝徽����沂亲钣辛α俊⒚�钭钅芡ㄐ械恼����娜�τ惺背���秸��T谖浜耗茄�蟮某鞘校�茄�嗳烁善鹄矗�嬗械愫�恕�
这些事干起来,而且越干越厉害,在社会上、政治上、经济上、人心上要发生严重影响……人们并不责备工人,而是责备共产党,这就影响共产党与各方面的关系。
共产国际的罗佐夫斯基到武汉,我详细报告他这种情形,并请教他,但他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只说工人不能使企业倒闭,工会不能代替政府。我说许多小企业大企业不能维持,而工人还要提出要求怎么办呢?他不答。
白劳德(美国共产党总书记)在汉口、上海时,我和他谈过两天,要他就外国的经验答复我。他送我二十元纸币,说“你谈的这些材料我可写两篇文章寄给美国杂志,这是给你的一半稿费。你所求答复的问题,在美国工人运动中还未遇到过”。我才知道这是中国工人运动中特有的问题刘少奇:《关于大革命历史教训中的一个问题》,1937年2月26日。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成立南京政府与武汉对立,残酷捕杀共产党人和工人骨干。5月17日湖北夏斗寅政变,攻武汉。21日许克祥在长沙捕杀共产党,解除工农武装,史称“马日事变”。湖南军阀何键向武汉施压,一时间要在武汉政变的谣传不胫而走。
党中央一些领导又一次倒向投降主义,要解散工人纠察队。少奇反复向中央陈述,坚决反对解散工人武装。中央几次开会讨论未决。6月28日,军队侵占总工会机关,经少奇多方交涉,才撤离。当晚,陈独秀主持紧急会议,周恩来作报告。为了消除何键制造事端的借口,要公开宣布解散工人纠察队,交出枪械。会议最后决定,由坚决反对这种意见的少奇去执行。经过紧张迅速的工作,当日就发出布告,把一部分破枪棍棒交存政府。之后,少奇将不少公开了身份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纠察队骨干近3000人持武器输送到贺龙、叶挺部队,创造性地执行了中央的决定,巧妙地保存下这支工人武装力量刘少奇和聂荣臻对王光美的叙述。另见《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67~72,73~74页。
7月15日,汪精卫“分共”叛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8月1日南昌起义,武汉纠察队是最中坚的骨干。9月中旬,毛泽东以安源为中心,秘密动员“秋收起义”。大批安源工人加入其中,三个团中,占了一个半团,成为重要的生力军。安源和武汉的工人武装,都是我党创建人民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光美:与君同舟风雨无悔(4)
少奇同志回忆这些往事时,仿佛又看到了那久远的、硝烟弥漫的一幕幕。我听着,感叹着,这是些多么光辉的功绩呀!
就在1980年春节前,我带着孩子们到聂荣臻元帅家看望这位少奇的老战友。聂总抓住我的手,回忆了很多往事。第一件就是八一起义前,他作为中央前敌军委书记,受命到庐山找少奇同志,向他传达中央要举行南昌起义的决定,并征求少奇意见。聂老总说:
“在那个时候,我们党认为工人是最可靠的,武汉纠察队在军队中是最受信赖的。而这些工人最听少奇的,少奇了解他们,在他们中间有威信。因此,周恩来同志一定要我来征求他的意见,如可能,动员他参加起义。少奇很兴奋,同意下山。但因当时没定起义日期,少奇又病得厉害,故暂留庐山,继续隐蔽。后来,起义提前,未及通知,少奇没赶上。但那部分工人的确是最勇敢顽强的。”刘少奇和聂荣臻对王光美的叙述。另见《刘少奇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67~72,73~74页。
聂老总凝视窗外,陷入沉思,仿佛自语:“最坚定的战士早早拼光了。”我看着这位老元帅,那目光、语气,与“文革”中少奇回忆的表情,那么相像,同样情深。
自1927年,中共进入了几次“左”倾错误路线统治时期,间或又夹着右倾错误的反复干扰。少奇也受到十多年的压制。
少奇同志从事地方党委和机关工作,始于顺直省委和满洲省委。那时,北方地区笼罩着严酷的白色恐怖,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他极力反对“左”倾蛮干,反对凭血气之勇和敌人硬拼。他主张苦心经营,一点一滴积蓄力量。在顺直省委,他不仅要克服冒险蛮干倾向,又要与党内普遍存在的小资产阶级、流氓帮会意识和宗派做顽强的斗争刘少奇:《怎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