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的保护,就意味着这个机关将失去一切操作的空间。朱由检的这一番连销带打可以说是漂亮非凡,不光一举控制了内廷局势和京城的卫戍部队,也从根本上瓦解了魏党的核心机构。至此,魏忠贤彻底丧失了反击的可能性。
(三)毕其功于一役
1627年十一月一日,即位不足三个月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向曾经的九千岁发出了“江湖追杀令”,布告天下说:“朕闻去恶务尽,驭世之大权;人臣无将,有位之炯戒。我国家明悬三尺,严惩大憨,典至重也。朕览诸臣屡列逆恶魏忠贤罪状,俱已洞悉。窃思先帝以左右微劳,稍假恩宠,忠贤不报国酬遇,专逞私植党,盗弄国柄,擅作威福,难以枚举,略数其概……”紧接着魏忠贤被贬往冲都凤阳(朱元璋的老家)祖陵司香,客氏则被送到浣衣局洗衣服,他们的家产也全部被查抄。
▲BOOK。▲虫工▲木桥▲书吧▲
第22节:奈何江山唱晚(22)
命令下达后,朝野之间一片欢呼,东林党人奔走相告,认为属于自己的政治春天终于到来了。与之相对的则是魏忠贤和他的党羽们,惊慌、恐惧塞满了他们的内心。然而令人感到好笑的是,就在此时,久经风雨的魏大太监竟然患上了致命的政治幼稚病,在他心里,新皇帝已经将自己一撸到底,想必不会再下毒手。于是虽然已经穷途末路,但玩排场玩惯了的魏忠贤依然还不能夹起尾巴,出京时竟然还带着卫兵一千人,外加四十余辆大车。一个戴罪的阴阳人竟然还敢摆出这样的排场,这无疑是在刺激年轻而多疑的帝国元首。于是还没等昔日的九千岁抵达目的地,心急的朱由检又追发了一道命令,只是与五天前的追杀令有所不同,这次发出的是必杀令。
魏忠贤的死党李永贞得知崇祯帝下了杀心之后,急忙连夜派心腹李朝钦飞骑追赶魏忠贤,希望能有所帮助。李朝钦日夜兼程,最后在一个名叫新店的地方赶上了魏忠贤一行人,把情况仔细地告诉给了魏大太监,魏忠贤听完之后顿觉天塌地陷。当天晚上,他们一行人到达河北阜城投宿,魏忠贤和李朝钦两人一边喝着闷酒,一边回忆往昔。据说就在两人喝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唱起一首时令小曲《挂枝儿》:
“听初更,鼓正敲,心儿懊恼。想当初,开夜宴,何等奢豪。进羊羔,斟美酒,笙歌聒噪。如今寂寞荒店里,只好醉村醪。又怕酒淡愁浓也,怎把愁肠扫?
二更时,辗转愁,梦儿难就。想当初,睡牙床,锦绣衾裯。如今芦为帷,土为炕,寒风入牖。壁穿寒月冷,檐浅夜蛩愁。可怜满枕。凄凉也,重起绕房走。
夜将中,鼓冬冬,更锣三下。梦才成,还惊觉,无限嗟呀。想当初,势倾朝,谁人不敬?九卿称晚辈,宰相谒私衙。如今势去时衰也,零落如飘草。
城楼上,鼓四敲,星移斗转。思量起,当日里,蟒玉朝天。如今别龙楼,辞凰阁,凄凄孤馆。鸡声茅店月,月影草桥烟。真个目断长途也,一望一回远。
闹嚷嚷,人催起,五更天气。正寒冬,风凛冽,霜拂征衣。更何人,效殷勤,寒温彼此。随行的是寒月影,吆喝的是马声嘶。似这般荒凉也,真个不如死!”
十一月六日,魏忠贤接到了人生中最后一道圣旨。崇祯皇帝清楚明白地要求他立刻上吊自杀,一众亲兵跟随旋即作鸟兽散。孤零零的九千岁在一个小旅馆的房梁上,了结了自己堪称灿烂而又丑恶的一生。
然而对于新任皇帝朱由检来说,搞死魏忠贤只是这场政治清算活动的高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毫不留情地对魏忠贤的“政治黑手党”进行了残酷的大清洗——处死、罢官、削籍、降职。面貌一新的刑部成了整个帝国最为忙碌的部门,重归皇帝指挥的锦衣卫大显身手,所到之处,魏党叫苦连天。
崇祯元年(1628年)正月,杀得兴起的朱由检又觉得没能亲手宰了魏忠贤颇为不爽,于是下令磔其尸体于河间府、斩崔呈秀于蓟州,又把已经自杀了的客氏重新凌迟了一遍。如此直到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十九日,阉党逆案的清算工作才正式告一段落。年轻的帝国元首大获全胜,既完成了对皇权的绝对掌握,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广泛的声誉。以至于数百年后还有无数史家置他后来的昏庸、丧国于不顾,拼命为其粉饰。由此可见“毕其功于一役”这句话放在这里实在是合适得很。
而当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历史,除了对崇祯皇帝的斗争策略深表钦佩之外,似乎还应该保有一种怀疑的态度。那就是朱由检如此迅速地打掉魏忠贤,到底是为了什么?从历史的蛛丝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