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页)
芎玫暮献鳎�导噬显谌�蛘�献试矗�柚�饽缘牧α浚�诓�凡忝嫔辖�写葱潞驼�希�馐呛艽蟮幕�幔��铱绻��驹诠��20年,反复强调的是聚焦、外包,换句话说,他们把产业链中越来越多的环节让了出来,中国企业正好可以把很多这样的产业环节接下来,这是很大的产业演变的趋势。
中国企业进入世界竞争的壁垒由此而大大降低。由于水平分工,中国企业现在可以只从组装和制造这个环节切入。而当年日本企业的崛起是靠汽车跟电子两个行业全部吃下来才进入了世界之林,那需要产业政策的极大倾斜。韩国则是拿全国的力量集中去拼几个产业,才形成了一些突破。但是中国因为完全适应了全球化的浪潮,由于模块化、由于水平分工,我们相对比较轻松地把别人组装和制造的环节拿到手上了。
只有当中国企业开始崛起的时候,西方才有可能把制造环节都剥离出来,迅速地移到中国,中国从一个低端的制造业中心变成所有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制造的崛起与世界的扁平互为因果,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工厂”的称号,既非日本亦非韩国,却独独为中国所得。
。 想看书来
全球两极分化
一位社会学家做过分析,全球化时代有其实没有第一、第二、第三世界的区别,每个国家都是全球化的一部分,任何一个国家、企业或个人,或者参与和分享全球化的果实,或者压根儿就不能进去、沦为底层,世界将两极分化。
近年来,在西方社会一个重要而显著的现象是中产阶级在萎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化使中国和印度的数亿人口进入了制造业,欧美、日本这些发达国家的低端工作,原则上都将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中国和印度,西方国家中不能提供差异化劳动的人群,他们整体的工资水平一定下降。中产阶级的一部分向下滑落成为必然。
在中国国内也是一样,能够参与全球化、分享这个盛宴的人变得越来越富有,甚至是国际级的富有,但那些非技术工人的相对收入并没有提高。可以看到中国和世界都在两极分化,而且在互相影响,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宏观格局——某种意义上,只有当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力基本上被世界市场吸收完之后,中印的整体工资水平才能够往上拉,美国、欧洲如果转型成功,也才可以重新把本国的低端人群纳入到一个新的全球产业分配格局下,那个时候可能全球的人均GDP将到达一个更高的层面。这就是文明的进步。
但在那一天之前,全球消费市场将受到两极分化的冲击,产品的性价比均衡将向下调整,而中国市场将更为重要,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边界将更为模糊,中国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将在本土和海外同时进行,对于具有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而言,这并非坏消息。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价格战将持续
许多人认为中国企业家不理性,为什么总要打价格战,为什么不去做技术……现在看来,在全球化背景下,价格战可能是常态的竞争格局。
人跟资本的供给都变得无限大,在人跟资本都没有壁垒时,很多新的产业技术能够维持垄断利润就只有短暂的刹那,产品生命周期变得非常短,任何一个技术只要能够模块化复制,基于这项技术的产品立刻会变成同质化的竞争,利润立刻就会降到非常低的状况。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早在1942年就指出,增长的过程是“从内部持续革新经济结构。旧的技术不断被破坏,新技术不断产生,这一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在此理解为市场经济)的精髓。”
当中国企业参与到全球竞争后,“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在加速。任何一项新技术,只要模块化、标准化,中国企业就能很快掌握,而一家中国企业学会了,全中国的企业很快就会学会,然后会有新的价格战,没有人能想到产品可以便宜到这种程度,存活下来的企业有点像超人,肯定比任何一个跨国公司都要强,然后再回过来挑战跨国公司,这是非常新的生态圈。比如,在通信技术领域,任何一个技术,只要华为做出来了,跨国公司就大幅度降价,否则他们将失去市场。
“更平的世界”为中国公司打开了门,利用它们最基本的成本优势,以新的方式来与老牌公司竞争。当它们这样做的时候,来自低成本国家的竞争者与高成本地区对应者之间的差别进一步扁平化,推动全球竞争进入更有效的全球资源配置和经济价值创造。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用成本创新颠覆全球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