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被证明是天才。于是大众虽然惋惜,生怕自己的儿女不小心摊上这类天才(显然天才并不止这一类,有很多类),另一个层面来讲,也逐渐造成了或有意或无意的畸形认可,甚至发展到认可只有这样的天才才配称为天才中的天才。谈论他(她)们时,有人会亢奋、愉悦甚至渴望体验、效仿。于是有人尝醉,有人试粉,有人留下两行诗,有人留下五幅画,有人留下还差一章就不写完的小说,脸上含着小泪,心里含着大笑,自杀了。他(她)们中间又有一部分人,也有之先杀一两个别人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令大众甚至自己都相信本人已疯——已疯的天才,就必然是天才中的天才中的天才了。
出于当事人智商和情商的先天差异,自杀的方式很多,从最俗的跳楼投河上吊割腕服农药服鼠药毒服安眠药开煤气管道,到稍见创意的那什么(下文略,虽说殊途同归,我却不想教坏,具体办法细节恕不展开了),更有高级到令自己对生命结束的时间和地点全然不知的——最为大巧若拙的自杀方式。
他(她)们中间,如果说有天才,我想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我还想,我们不应该过于低估天才们的智商和情商。然而在我这里,尚有一个最低的衡量标准,便是:无论当事人生前身份如何,景遇如何,如果他(她)们中间有人的自杀,是以为死了死了,一了百了,得大解脱;或以为又一个梵高走了;或以为自杀即为自杀之目的,什么也不为,就是想自杀——那么,他(她)就一定不是天才,而且还差得远。
退一步说,如果谁以为死、骨灰盒、花圈是一切的终结,最后的炮礼,就未免过于少智。
进一步说,如果谁看了探索发现节目,了解到一些新科学,因而开始不免怀疑、沉思:法的问题,道的问题;人的问题;灭的问题;真相的问题;飘然失重的问题;全感全知的问题;魂灵质量的问题;宇宙来去的问题;瞬死的判断问题;物质的崩析问题;意识的母归问题;忽悠无聊的等等问题,因此而患抑郁、爆溃、自杀,就未免过于无谋。
愚蠢的理由过于简单:没当过狼孩。
人,固然可以尽情表现愚蠢,只怕不宜愚蠢到这个地步。 。。
作家需要看别的作家的书么?
首先,这个话题我过去已经写过了——而且阐述的够详细,文章题目叫《纯文学,还得往黄了写》,今天再补充补充。
第二,我不爱看别的作家写的书,真的不行吗?为什么又有读者看了我的书,再次提出这个问题?我应该尊重读者的意见吗?我应该伤害读者的感情吗?我有点晕了!不过我确实发自内心地认为,文学本来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写文学和看文学真的没有任何关系,只有尚未形成自我体格的人才需要学习文学,形成之后,只剩下自我修炼完善的过程,同行之间的交流也没多大用处。干什么不是学习呢?干什么不是交流呢?
第三,说实在话,小时候还行,现在我真看不下去,顶多也就是翻翻,不管畅销书还是名著,一本本都是那么厚的,看了就头大。上回好容易憋着劲买了本《堂&;#8226;吉诃德》,心想小时候看过图画版,事儿都熟,加上又学过文学史,知道其中反映了如何如何深刻的思想,但现实是,不好意思……买来到现在,书脊变黑灰色了,内页还是崭新的……可能是我睡不着觉怪床歪,可能是翻译的太差,我上中学的时候对荷马跟马克&;#8226;吐温两个印象多好哇按道理讲,也是前些日子买了本,也觉得忒没劲了。
第四,给自己数数,认真读过的果然很少。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喜剧集悲剧集,莫里哀的《伪君子》,歌德的《维特》,尼采的《苏鲁支语录》(可能有人质疑:尼采算文学吗?)都算,火车上看的,看上瘾了,下来就愿意看完它,那翻译家的文字也好,《圣经》也翻译得不错(再次质疑:《圣经》算文学吗?),现在还陆续看着,再就是小时候一口气读完的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了。中国的么,诗歌散文就不算了,一些元明的戏剧传奇仔细看过,小说值得看的也就《红楼梦》。《儒林外史》作为书很好,不在《红楼梦》之下,作为文学就差点,《聊斋》好坏参半,至于其它号称四大名著的《三国》《水浒》还有号称奇书的《###》都是基本翻不动的(电视很看得动,但看完全无找原著来读的冲动),相反,俗点的《三言二拍》倒是跳着读过几个,当《故事会》看一样,也挺不错,民国以来一些老作家的东西看过十几个中短篇的,当代作家只看过两三个人的。其它没了,不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