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然对部下说:“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徙广部行回远,又迷失道,岂非天哉!”遂拔刀自刎。一代名将的死于非命,使此役的胜利大为失色。
东出的霍去病军虽然未与匈奴单于交手,但其战果也十分巨大。霍去病凭借部下兵精马壮的优势,出代、右北平后,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长驱北进2000余里,对匈奴左贤王发动猛烈进
攻。左贤王自知不是霍去病的对手,很快就率亲信弃军而逃。霍去病穷追不舍,一直追到了狼居胥山(约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至阿巴嘎旗一带。一说在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斩杀匈奴北车耆王,俘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匈奴吏卒70443人。为了JI念这次战役,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今内蒙古呼伦湖与贝尔湖。一说今贝加尔湖)”,祭告天地,庆祝胜利。
漠北之战,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汉武帝在取得河南、漠南、河西三大战役的胜利的基础上,根据汉军经过实战的锻炼积累的运用骑兵集团进行长途奔袭与迂回包抄的作战经验,利用匈奴王廷北徙之后误以为汉军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决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大胆地制订了远途奔袭、深入漠北、犁廷扫穴、寻歼匈奴主力的战略方针。与此同时,他又细心进行战前的准备,除集中全国最精锐的骑兵和最优秀的战将投入战斗外,还调集大批马匹与步兵,运送粮草辎重,以解决远距离作战的补给问题。而在作战中,汉军统帅又发挥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性与冲击力,不仅敢于深入敌境,而且善于迂回包抄,特别是卫青,在遭遇单于主力后,机智地运用了车守骑攻、协同作战的新战术,先借助 战车的防御能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发挥骑兵迅速机动的攻击能力,迂回包抄敌军的两翼,一举击溃单于的主力,更显示出其战役指挥方面的优异才能。所有这一切,都为汉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百战中国之20_汉朝_昆阳之战
百战中国之20_汉朝_昆阳之战
得分项 得分 权重
战略意义 28 30
战争规模 17 20
伤亡规模 13 20
战争知名度 12 15
将领知名度 13 15
总分 83 100
兵将 汉朝 王莽
双方兵力 2万 42万
伤亡兵力 很少 伤亡大半
将领 刘秀 王邑
战略意义
昆阳之战,刘秀等汉军将领,以昆阳守军钳制强敌,用精干援军捣敌要害,大破王莽军主力,为汉军进军洛阳、长安,推翻新莽政权创造了条件,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昆阳之战,使得本已灭亡的汉朝重新上任,刘秀不愧为汉朝子孙。
兵力
汉朝
2万,其中昆阳城中8、9千人,刘秀援军骑兵一万多。
王莽军
42万。
伤亡
汉朝
很少。
王莽军
伤亡大半,除了被杀被俘,还有很多人是涉水逃跑而被淹死的。此战后王莽军再无主力部队。
将领
汉朝
刘秀,字文叔,汉高祖九世孙。新朝王莽末年,起兵反对王莽,昆阳之战,光武挽狂澜于即倒,王寻等四十万之众;一时土崩瓦解。王莽政权的丧钟;由此而敲响。光武以偏师徇河北;平王郎;降铜马;艰难奠定中兴之基。统一天下,定都洛阳,重新恢复汉室政权,为汉朝中兴之主。政治措施皆以清静俭约为原则,兴建太学,提倡儒术,尊崇节义,为一贤明的君王。在位三十三年,谥号光武,庙号世祖。
王莽军
王邑、王寻
战争进程
西汉末年,政治腐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危机四起。外戚王莽利用这一形势,玩弄权术,夺取政权,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后“托古改制”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情况有所起色,反而导致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广大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统治。一时间起义烈火燃遍黄河南北和江汉地区,新莽王朝完全处于众叛亲离、风雨飘摇的境地。在当时的众多农民起义军队伍中,尤以绿林、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