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页)
四十多岁,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确实有时候会感觉分身乏术。但我们要学会从一个角色跳到另一个角色,保有着自己宁静的心灵,很积极地在这两者之间跳跃和休息,靠自我的调节,把自己调整到一种不会有过度疲惫和怨气的状态中。
有些累,我们做妈妈的必须受;有些福,我们也要学会自己享。在自己有能力承担辛劳时,就以愉悦的心去做、去付出;当自己实在疲惫不堪不能支撑时,要学会不带埋怨、平心静气地向别人请求帮助。怨气和冤气都不是解决问题的良策。
真正的爱是先自爱,而不是自怜。自爱就是根据你的意愿,将自己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予以接受,接受自我,接受自我的现实,而接受意味着毫无抱怨。当然前提是必须自己“觉悟”。
不是得意的人生让人快乐,而是快乐的心情让人有了得意的人生。女人对家和孩子的付出、辛劳,也是一个女人体验生命的过程。如果参透人生悟透生命,承受艰辛体会幸福,还是能够达到一种宁静致远、温婉如水的境界的。
生活让我们经历艰难,也拥有快乐;让我们体味苦楚,也品尝甘甜。在经历之后,我们要慢慢使自己大气、沉着、坚强、乐观起来。人的能力真的是练出来的,就像人的双腿,如果不经常进行行走的训练,哪来前进的力量?人的心,也是靠一点一点锻造出来。做的同时,我们的内心在积聚能量。记得,人生路上,我们自己要是在自怜、抱怨中成了一摊烂泥,就只有被踩的份儿。
美丽的妈妈都是情怀柔软、善解人意的,而且是不唠叨、不抱怨的妈妈。这和学识没有绝对的关系。一个学富五车读到博士的女子,面对后代喂养家务琐事,不一定没有怨气和冤气;而一个质朴贤良的农家女子,却也会以快乐和慈爱之心,给孩子和家人带来温暖和幸福。
。。教养不一定都是学问中取得,它是一种悟性和心态,是生于心灵的一种气质。
想起一个故事:有个女孩要结婚了,母亲送给她一颗珍珠,然后告诉她珍珠的来历——沙子进入了牡蛎的壳内,牡蛎觉得很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子吐出来。所以,它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抱怨,让自己不开心,沙子也不开心;另一个是同化,与沙子和平共处。聪明的牡蛎选择了后者,开始把它的养分挪出一部分,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被裹上牡蛎的养分时,牡蛎觉得它就是自己的一部分了。后来,牡蛎给予沙子的养分越多,沙子就越来越成为牡蛎的精华,直至成为它生命中的珍珠。
获得我们生命中闪光的珍珠,也需要我们有牡蛎一样的胸怀。
。 想看书来
快乐是学习来的
有一位育有双胞胎的妈妈,婚前是个单纯快乐的女孩儿,因为单纯快乐才吸引了丈夫对她钟情。可是结婚生子后,她的性情大变,总是感觉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老公臭袜子乱扔、孩子们不刷牙睡觉、玩具弄得满屋子大乱、大清早两个孩子就“打”起来……那些生活中的琐事,或许在别人那里不是烦恼的琐事,到她身边就像飞舞的蚊子苍蝇,让她除了埋怨就是愤怒。妈妈这棵家里的 “绿化树”不但释放不出“绿意”和“氧气”,反而对家庭环境造成了“情绪污染”,她的婚姻质量和家庭氛围可想而知。
原来,这位妈妈年轻时的快乐,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的懵懂未知上。一旦真实而现实的婚姻家庭生活呈现在眼前,她不成熟的心智无法处理婚姻家庭孩子带来的纷乱,不会把这些纷乱归于一种秩序的生活,她的世界自然也就纷乱,自然就会烦恼多多。不过后来经过自我学习,这位妈妈终于摈弃了原有的思维,在成长成熟自己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快乐之道。她说:“原来快乐不仅是天性,还可以从学习中获得。”
让我们试着学习快乐,做一个快乐的妈妈。
首先,善待自己,愉悦自己。只有妈妈自身处于快乐良好的状态,孩子才能感受到妈妈传达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是由衷的,由内而外散发的,然后,整个家庭才会包裹在这种幸福感中。所以,作为现代的妈妈,要学会爱自己,适当地给自己放个假,调整调整自己的情绪。太忙不是理由吧?总有我们自己能掌控的时间,学会“放下”。妈妈学会放松身心,享受快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保持自己的好形象、好心情,亲人看着会欣慰,你的愉悦会加倍。
其次,学会随意,放弃完美主义,容忍生活中的小烦恼。我们生长的年代,我们的妈妈们对我们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