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圣人大封祖宗,追赠高祖为神尧皇帝,高祖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赠太宗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几乎把列祖列宗封了个遍,这下就把大臣的目光拉回来了,圣人这又是要闹什么?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圣人打着封祖宗的名义是为了抬高自己呢,封完祖宗,又把自己封为了天皇,武后封为天后,并着礼部制定封封事宜。
自封封泰山一来,所有大臣都知道圣人妄自尊大的心里,就连英明圣武的先皇也不敢去封泰山,现今陛下却早就在九年前就封了。如今在封自己个天皇当当,大臣们侧目了一阵,也没表示什么异议。既然皇帝喜欢给自己戴顶更高的帽子,他们也没兴趣去拦着。
当然,也有一些敏锐的大臣已经从这件事观察到了皇后的野心,授命于天的皇后可不是人人能当的,自十年前圣人患头风以来,目下真正掌朝的是这位皇后,明眼人是清楚的,所以他们的心中都升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荒唐感觉,难道皇后自比吕雉,想要更进一步?但这是自古就未有之事,所有大臣想想就摇头否认了,太子虽然多病,但到底是太子,且是皇后亲子,这种事应该不至于会发生。
26内书舍人制诏 吴沉水落水
上元元年太平迈出了小小的一步;虽然六名内书舍人到年底也未能写出一份诏书,但这就已经足够。武后从来就是一个很有忍耐力的人,总是能在所有人放松警惕的时候出手;所以太平能等;六名内书舍人更能等;差不多一年的学习;她们已经基本能适应这个角色,武后实在给予了她们充足的时间。
所有大臣都快要忘记还存在这么几个小舍人的时候;在上元二年春,他们就不得不重视了;所有制书、发敕无一例外都是由内书舍人制出;直接递给中书舍人,把六名正五品的中书舍人给当了送书的小吏使唤了。他们当然不乐意,有两人甚至对武后直言这样不妥,恕不奉诏。可是,他们不肯,却还是有人肯,中书舍人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何况,自去年年底,圣人的头风之症就越来越严重了,开春以后就没有搭理过政事,凡事都决于皇后一人,太子也一直都是陪衬,沛王贤倒是想插一脚,奈何皇后根本就不给机会。所以中书舍人很快病了五人,每天称病不出,武后不把制诏之事还给他们,他们就打算继续病下去。但只要还有一个人妥协,就算不是‘知制诏’也无妨,只是不参加政事堂而已,事情还是不会耽误的,所以政务照样有条不紊的办理下去,一点也不耽误。
何况中书省几位宰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几个装病的过两天就好了,前几天还病弱于床,没两天就精神抖擞了,就算只是个普通的风寒也不至于好的这么快,但是没办法,谁也不会跟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正五品的中书舍人可不是人人都能当的,很多官员一辈子都止于五品,中书舍人这种天子近臣就更是只能仰望了,那可是半只脚踏进了政事堂,以后极有可能做宰相的。
武后冷眼注视着这一切,一句话也没说,她知道这些臣子会妥协,在她的眼中,这些人早该妥协老实认命的。不过,她也不是那等不给面子的人,既然都回来了,大部分政事还是会交予他们去做,每日百官奏本不知凡几,每本都要批复,武后一个人是忙不过来的,这些小娘子顶多也就是动动笔杆子,却没人有那个实力动脑子,就算吴沉碧能发表一些意见,但她在太平的叮嘱下,以及一年的相处中知道,这位皇后可是一个多疑的性子,她还是选择韬光养晦比较好,所以如不是皇后问起,吴沉碧一般都不多言。
武后只得将一些不甚重要的奏本又丢回给中书舍人,中书省算是又恢复了之前的稳定状态,那些宰相们也松了一口气,他们其实早也就能够想到最后还是会变成这种局面,因为皇后和大臣都是谁也离不开谁,为了几个小小的内书舍人去争执,完全没有必要啊。一些个十四五岁的小娘子能懂什么啊,也就字写的漂亮些罢了,他们是一点都不担心。
就算要担心,他们也要有那个精力啊,因为接下来很快就出了大事。三月初,天气反常的冷了几天,仿佛退回了早春时节,就算普通人也受不了,很多人得了风寒,常年病体的圣人就更甚了,血气虚弱头时风寒来袭,让李治头晕心烦、畏冷怕热,病的起不了床。这本也没什么,圣人每年到春天就无法忍受湿润寒冷的天气,总是一个月要休息半个月。但这一次,病气来势汹汹,李治无法,只得在小朝会上提出让皇后摄政的提议。
臣子们傻眼了,一个个力劝皇上收回成命,中户侍郎郝处俊说的尤为直白,皇后只能主内政,这是天道,如果临朝那就是乱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