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页)
仅令人刮目相看,就连自己的感觉,与在旅顺时那才叫天壤之别呢!
然后,又经一请再请,那溥仪便乘火车“起驾”,前往“新京”——也就是现在的长春。
那时,恐怕就连溥仪自己,也未必知晓这一系列事件,都是日本关东军司令部策划的,包括那伙子去旅顺“请驾”的——也就是那伙子所谓的“东北人民代表”,也是那关东军司令部暗中唆使冒充的……
却说那溥仪到了新京,组织者又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组织了一个很是庞大的“满洲‘迎銮团’”,为“未来大满洲帝国皇上”的到来,举行了很是隆重的“迎銮”仪式……
不论是在那“请驾”的人群里,还是在那“迎銮”的阵容之中,都有这位“非同一般的老者”的身影!
话说这位老者,他本姓郑,名昌亮,字向康。
在清朝光绪末年,这郑昌亮就曾经得到光绪皇上的“诏书”,让他出任东三省从三品巡抚。
——这郑昌亮,本是一个汉臣,能得到皇上如此的器重,那简直就是他家的祖坟冒了青烟了!
因此,这郑昌亮以及他的全家老老少少,简直是兴奋得不得了,只见那郑府张灯结彩,大摆筵宴,欢声笑语,热闹非凡……
就着那庆祝的喜兴的氛围,这郑昌亮离开京城,走马上任去了。
“来人哪……”
这一天,刚刚当了太后的隆裕,突然在寝宫里叫道。
“扎!”
侍候隆裕太后的太监应道。
“传——郑昌亮,速来本宫见驾!”
隆裕太后吩咐道。
“扎!可……可是,太后……”
那太监一边应着,一边为难地嘟囔着。
“怎么……你为啥愣在那儿不去传呀?莫非怕本宫的话不好使?”
此时,太后的声音提高了很多,而且故意拖着长长的声调儿。
那太监“扑通”跪在地上,一边叩头一边说道: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不是那个意思……太后,那郑昌亮……已于前几日去东三省赴任了……”
“这个——本宫知道……蠢才,还不快去向传旨官传本宫口谕——快马加鞭,把郑昌亮给我追回来!”
隆裕太后有些不耐烦了。
事情就是这么凑巧,但归根结底就是个该着。
——那郑昌亮离京之时,还是光绪王朝,可就在他去东三省赴任的路上,就“改朝换代”了——那爱新觉罗·溥仪登极,做了小皇上。
那隆裕太后的一道口谕,这郑昌亮就被传旨官快马加鞭,在半路上追了回来!
这郑昌亮既不知其然、亦不知所以然,他向传旨官打听,可那传旨官除了“知道”——“太后有旨:郑昌亮速速回后宫见驾”这样一句旨意之外,其余的,一句也不敢多言……
回到京城,这郑昌亮直奔后宫去见太后。
——那隆裕太后的又一道懿旨,却叫这郑昌亮做了个正三品的后宫“管家”……
就是这个在被呼来唤去中平步青云的郑昌亮,在溥仪这次“移驾”新京的“请驾”、“迎銮”、乃至那“大满洲帝国”成立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据说,那“康德”年号,就是出自他的奏章……
于是,他郑昌亮,一下子就成了“大满洲国帝宫”里的一名重臣,而且位置十分显赫,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是,他连做梦都没有想到:也就在他浑身都洋溢着得意的细胞之时,抑或在那“康德”初年,天大的灾祸,却始料未及地叩响了他郑昌亮的府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七、灭门灾祸从天降
七、灭门灾祸从天降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就在那“康德皇上”爱新觉罗·溥仪登极不久,这郑昌亮家的大少爷——郑满福,却惹下了灭门、甚至是诛灭九族的大祸!
话说这郑满福,那时也就二十郎当儿的年龄。
他原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此次随全家来到新京没过多久,就捡起了他那“寻花问柳”的老本行。
这天,他从新京车站前的“花柳小巷”里,领出一个花枝招展、花容月貌的烟花女子,在新京的大街上逛够了,那女子抱怨没意思。
这郑满福想了想,说:“那我就带你去个有意思的地方吧……”
那女子高兴地问:“去哪儿呀?”
这郑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