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2/4 页)
助雍州刺史钟繇共同治理关中。
身为大将军的张彦,也在积极为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准备,三年的太平生活,让他渐渐疏忽了自身的训练,身体也微微有些发胖了,以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自己亲率大军,现在手下名将、谋士多了,有些时候,根本用不到自己上战场,而是上升了更高层次的指挥者。
可以说,现在的他,是战场上胜负的关键,他的指挥对整场战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张彦也利用这几年的时间,好好的学习了一下兵法,对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甚至是六韬、三略,都进行了研究和学习,不懂得地方,他也不耻下问,去向贾诩、陈群、张昭、杨彪等人请教。
另外,张彦还学习了一些治国之道,三年来,他已经从当初那个打打杀杀的莽夫,逐渐蜕变成一个时代的枭雄,真正的具备了雄才大略,争取成为上马能治军,下马能安民的人物,同样也希望成为一个时代的开辟者。
袁绍在河北蠢蠢欲动的消息在随后的半个月时间内,分别被太史慈、于禁、臧霸确认,袁绍确实在大肆增兵,并且积极训练军队,大有南征之意。
不过,从目前的信息来看,似乎袁绍一时半会儿不会突然展开攻击,肯定是要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后,才能展开全面的战争,务求一举击败张彦,夺取中原。
为此,张彦便决定先向袁绍示弱,自己辞去太尉之位,将其让予袁绍,并且拟写了一封奏折,让人送往崇华殿,请刘协加盖玉玺,并让董承前去河北宣旨。
袁绍大肆增兵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天子刘协的耳朵里,他虽然已经不问政事已达三年,但却一直没有放松对于情报的搜集。而且他也让董承、伏完暗中收买了许多小吏,一旦张彦那里有什么消息,他这边也会很快便会知道。
为此,刘协专门派人请董承、伏完到崇华殿叙事,屏退了所有人后,刘协这才问道:“袁绍大肆增兵的消息,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
董承、伏完点了点头,齐声说道:“都知道了。”
刘协忽然问道:“袁氏四世三公,袁绍与袁术有很大的不同,他今天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实在超乎了朕的想象。只可惜啊,当年勤王之时,袁绍没有前来,使得朕与他错失了见面的机会。现在袁绍雄踞河北,兵强马壮,又大有南征之意,但从最新的情报来看,袁绍似乎没有出兵讨伐张彦的理由。朕这里有一封圣旨,是写给袁绍的,让袁绍拿着这道圣旨,以清君侧为名,讨伐张彦,若成功了,朕就能彻底摆脱张彦的控制,若失败了,也会给张彦造成重创。而且,按照张彦的性格,一旦袁绍发起进攻,张彦必定会亲自率军前去抵御,这样一来,彭城空虚,就会放松对朕的控制,只要爱卿纠合徒众前来营救朕,朕一定可以逃脱出这座牢笼!”
董承、伏完听后,纷纷皱起了眉头,当即跪在地上,连连叩首道:“臣等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朕有你们这样的忠臣,实在是欣慰直至啊。”刘协道。
董承道:“陛下放心,这次张彦让我带着敕封袁绍为太尉,正好可以来个以假乱真,就带着陛下的这道圣旨上路,相信张彦也不会察觉。”
刘协欢喜的说道:“如此最好!”(未完待续。。)
263满门抄斩
夜幕降临,彭城内外远离了白天的喧嚣,变得寂静一片。
大将军府内,忙里偷闲的张彦正在和他的大儿子张瀚在一起玩耍,已经三岁的张瀚憨厚可爱,深得张彦喜爱。
糜贞陪伴在张彦的身边,看着张彦与儿子张瀚其乐融融的样子,会心的笑了。
她端着一碗茶,走到了张彦的身边,将茶递到了张彦的面前,和声细语的道:“夫君,瀚儿已经三岁多了,是不是也应该找个先生教他读书识字了?”
张彦接过那碗茶,一饮而尽,将空着的茶碗还给了糜贞,缓缓的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我已经为瀚儿找好了先生,再过月余时间,瀚儿应该就会有老师了。”
糜贞好奇的问道:“不知道夫君给瀚儿找的先生是谁?”
张彦笑了笑,抬起手指在糜贞的鼻梁上刮了一下,道:“这个是个秘密,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糜贞虽然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了,但年纪并不大,而且生完孩子之后,更加显得成熟了,而且自身的姿色本就不差,越发显得光彩照人了。
张彦和张瀚又玩了一会儿,这才把张瀚给哄睡。
糜贞拿着一件披风给张彦披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