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王璐瑶的表姐(第2/3 页)
卷发长须造型。《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
魏玮口中这段描述曾记载于史书,即秦始皇曾命燕国方士卢生出海寻找蓬莱山以求长生不老之药。卢生从海外归来后向秦始皇表示药没找到,却找到了一本天书《录图书》,书上有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认为谶语中的“胡”乃匈奴,于是命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向北横扫匈奴,以绝亡秦之患,又另蒙恬修筑万里长城,以防胡人南侵,甚至将太子扶苏派去做监工。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于第五次东巡时在沙丘行宫突然暴毙,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这个沙丘之地即是赵武灵王被困死的那个地方。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李斯等人篡改遗诏并拥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为秦二世。
卢生为了应付秦始皇而瞎编的鬼话,不想日后竟然真的成为决定大秦帝国命运的谶语。秦二世胡亥暴虐凶残,不仅镇压国人,连同胞兄弟姐妹都杀戮殆尽,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果真应验了“亡秦者,胡也。”但此胡非彼胡,不是胡人而是胡亥。
魏玮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剑文化也比较了解,春秋战国时代限于冶炼和铸造技术的限制,绝大多数为青铜兵器,尤以吴越之地盛产的刀剑享誉天下。
楚国的青铜剑也非常有名,流传于世的有楚惠王酓璋的卷云纹错金铭文楚王剑,错金铭文嵌绿松石长剑,以及战国时代存世剑身最长的楚宣王双长剑。据说这把楚王剑身长达八十厘米,剑鞘漆以彩绘龙纹,剑格镶嵌兽面纹绿松石,剑身彩绘烈焰图腾并于剑脊镶嵌纯金软丝铭文,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宝。
荆楚之地不仅有大量楚国兵器,甚至还发掘过数量不少的秦国青铜剑,那是因为秦昭襄王曾经命秦将白起攻打楚地并掠夺大量城池,那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鄢郢之战”。
鄢郢之战中白起率领数万秦军大破楚国披甲百万,经此一役几乎让楚国灭国。现如今,在宜昌前坪的战国楚墓中曾出土有凤翔高庄秦剑,并刻有篆书铭文,上面记载着秦国的文字。这把神秘铁剑很可能是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攻楚占领宜昌时秦军部将所留之剑,甚至可能是白起自己的佩剑!
白起率秦军横扫楚国境内,并建立南郡,宜昌等地尽被秦军所夺,这把留在宜昌的秦国铁剑成为了秦军具有铸造铁兵器能力的证明。
公元前221年,秦王最终横扫六国,统一天下。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除了出土大量的兵马俑之外,那些兵器更是秦国军事实力的证明。春秋战国时代普遍认为是青铜兵器时代,铁剑尤为稀缺。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兵器大约有四万多件,但铁制兵器仅仅只有四件。
战国时代的铁质兵器如此之稀缺,甚至至于千金难买,而秦国之所以能够具有冶炼铁兵的能力,离不开一场旷古绝今的大战,就是之前提到的“伊阙之战”。
我听到魏玮口中“伊阙之战”四个字,不仅浑身打了个寒噤,这不就是我心心念的《白自传》中正在创作的内容嘛。
魏玮口中那段血雨腥风的战事竟然是如此绘声绘色,我和王璐瑶不觉都坐在展馆墙边的长椅上,聆听魏玮给我们的描绘。从她口中,我了解到伊厥之战中很多自己所不曾了解的内幕,看来自己的漫画稿中有大量内容需要修缮。
秦昭王十五年到十六年,白起率领仅数万秦军在伊阙之地斩杀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人,史称“伊阙之战”。白起乘胜追击,斩杀主将公孙喜并率兵渡过黄河,夺取了安邑(今sx省yc市夏县西北)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白起连续率军攻打韩两国魏,先后攻占了韩国的宛、叶、邓等地,并夺取了魏国的轵、河雍、蒲阪、皮氏、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韩国乃战国时期著名的铁矿产地和兵工基地,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铁兵器冶炼铸造技术,据说宛邓一代生产的铁匕首像毒蜂蜇人一般厉害,还盛产各类强弩。
白起乘着伊阙之战之机扩大战果,夺下了韩国境内最著名的兵器生产基地和炼铁中心宛(今hen省ny市宛城区一带)和邓(今hen省孟州市西),俨然将战国时代打造铁兵的生产线握在手中,因此秦军将士装备铁兵器也不足为怪,例如陕西凤翔高庄的秦墓中出土的5把铁长剑便是最好的证明。
魏玮跟我聊得口干舌燥,我和她们姐妹俩走出博物馆,坐在如镜面一般逛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