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页)
便嘛?”
对方听闻老管事此言,也是很是客气的拱手回了一礼,摇头笑道:“原本咱们坐商,你们行商也都离不了一个商字,算来咱们也都是同行。请教可是不敢当,既然这位老弟有兴趣一听,老哥哥我便与你们说上一说,也就是了。”
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来。原来三十年前的那场大洪灾,不单是将这烨州的大片农耕之地变作了汪洋一片,就连另外数州也都未曾幸免,只是都远不及烨州被毁去的土地如此众多罢了。
但接着那场大洪水后,便又因土地的缺失引发了另一场人口的大迁移,这般一来直接就将州府的人口数锐减三成之众。而且,其中迁移出府的更是十之**都为农户,当即府衙便颁布了公文告知农人们,要在余下的土地上多多栽种稻米,至于其它便须得经由司农官员勘查后方可另植。
“司农官员?这烨州府衙中还有京中司农寺派来的官员不成?”听得这旁的皇甫驰已是好奇的追问了一句道。
此刻,那两鬓已很是颁白的老者摇着头,苦笑一声解释道:“要说这也都是当年洪灾后,咱们府衙的知府老爷实在无法了,才在衙门中特意设立怎么这位书办,专司管理农户们种植这项的。”
那旁最先说话的那少年郎也忙附和一句,补充道:“也都是咱们这几州原有许多酿酒的作坊,所以农户们也乐意种植糯米卖与他们酿酒用。但受灾后单是种植稻米的田地就已是很吃紧,却还有不少的农户种植糯米,所以官府才不得不专派遣一名官员负责监管这事。”
“原来是调了个户房中的书办来监管此事。”这旁的皇甫靖已是轻笑着嘀咕一句,声量虽低却是还让在坐的都能听得清楚,旁人也并未有多少惊讶之色。
而另一边的玥娘却是不免好奇的抬头望向过去,小声询问道:“四公子,书办小子倒是听说过,可那个户房又是何处?”
“哦,知府衙门里也湣�粘�⒘�康谋嘀疲�栌辛�俊U獍慵虻ニ蛋桑�憧稍��倒��嗔�浚俊奔�苑轿⑽Ⅱナ缀螅�纸幼沤馐偷溃骸罢飧龌Х勘闶瞧渲幸环浚�ㄋ竟芾碇莞�Э诠芾怼⒄魉澳闪浮⒃只年饧玫戎疃嗍挛竦乃�凇!�
听明白了这旁皇甫靖的解释后,那桌上老者再度开言接着讲述起后来发生的种种来。待到告别了那桌上的一家人后,寻了一处客栈回房休息下来后,叔侄俩也不由相对长叹了一声。
“原来老夫也是听说,这烨州已是今不如昔了,哪里知道亲眼所见却已是落得这般地步了。要说以往单是每年送至京城中的美酒佳酿中十之有三,便是出自京畿八道的,而其中也都为这瑜、良、烨这三府所出,其中更以烨州的糯米酒最是出名。”
轻啜了一口茶后,才又重重的点头道:“亏得此次前去了那片荒滩巡视一番,若是不然还真要与隔壁那小子所提出的那等好法子失之交臂。我看事不宜迟,靖儿你也辛苦一晚索性帮忙七叔,将此法一切步骤所需之物罗列成册可好?”
“那有何难,若是少睡一晚便能推进此事早一日付诸实际,小侄不也正是此等好事的受益者。不过恐怕还得请了隔壁那小大夫过来帮忙才能事半功倍。”
“不错,就这么办。我们爷三个今晚也学一回那些秉烛夜游的,只不过到咱们这里换作了秉烛办公而已,呵呵。”而那旁的皇甫靖已是推门出了此间,往隔壁寻人去了。
却不知,今日在酒楼中听得邻桌上的那家人所言,也已深深触动了玥娘。才刚回房净了把脸,便已开始铺纸磨墨,准备提笔将自己所知的那些从围堰筑闸到稻田养鸭必备的条件一一列举。
这会儿听得来人说明缘由,当然立马就收拾了纸笔,便直接跟着皇甫靖往隔壁汇合办公去了。在老少三人的协作罗列整理下,这办公的效率确实出奇的神速。眼见在东方发白之际便已是初具规模了,只需这位知府大人到任后,派遣了人员妥当丈量、统计一番便可按此法各行其是了。
余下的几天也都没浪费,玥娘还是白天跟着大人一路在各条集市中微服私访。倒是让她这个原本只知背诵医书的小大夫很是受用,这一路行来就是对于衙门中的各项事务,尚不能算了解详实,至少也已是略知一二了。
不知不觉已几乎将整座府城都走了个遍,而且每日都要借着在食铺、茶寮中歇息时,聆听城中普通百姓们的名声。玥娘更是乐得在一旁帮着皇甫靖一起,暗暗作着各种各项的记录。倒是没就将自己那原来就比寻常人强上许多的好记性,用到了实处,更是让一旁大将军家的公子爷好生羡慕。
“我家七叔说的极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